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抢鲜”上市 养出一只肥美的小龙虾需要几步?

字体:
— 2024—
05/25
12:12:56
2024-05-25 12:12:56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三夏时节,各地因地制宜抢抓农时。这几天,在江西南昌新建区铁河乡的一万多亩小龙虾迎来了丰收,当地的稻虾田里一派繁忙景象。

  总台记者 易文韬: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江西南昌新建区铁河乡的小龙虾养殖基地,每年五月是小龙虾大规模上市的旺季,小龙虾的最佳生长温度在20℃到30℃之间,因此在初夏季节气温、水温和食物都相对适宜,小龙虾的生长速度也很快。

  今天是周六,往往是一周当中小龙虾需求量最大的一天。记者也提前换上了水裤,一块来体验捞虾收获的快乐。

  小龙虾一般在晚上的时候会比较活跃,所以前一天晚上下笼,第二天一早就能收获满满一笼小龙虾了。

  那如何判断一只小龙虾的品质呢?首先,先看虾线,就是虾腹部这跟黑线,线越黑越粗且没有断点,就证明这只小龙虾的身体很健康。再试着捏一捏它的壳身,感觉偏硬且有弹性,证明肉质紧实饱满,是一只高品质的合格虾。

  小龙虾科学绿色养殖带来丰收与增收

  当地农民选择小龙虾作为增产增收的重要产品,其实也是因地制宜。铁河乡位于鄱阳湖之滨,三面环水、河流密布、有着优秀的水质以及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这些都为小龙虾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现在打捞的这批小龙虾是3、4月份左右下的虾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小虾苗从放苗时的每只不到5克,成长到现在每只接近30克,体重翻了近六倍,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快呢?

  首先和生态环境有关,这里采用的是鄱阳湖的水源,低洼田里的微生物种群十分丰富,小龙虾们吃的也就更好,再不定期人工投放一些小龙虾爱吃的藻类和饲料,使小龙虾在这里可以“吃饱喝足”。过去,人工投喂龙虾饲料需要30多名工人,现在通过植保无人机在虾塘上空精准投喂饲料,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人力成本。

  水面上这片青色的水藻,学名叫“伊乐藻”。它几乎不被小龙虾所食用,但通过光合作用能在水中为小龙虾生产养分,还能净化水质,同时也能成为小龙虾们的休息室,帮助它们抵御飞鸟的捕食。

  小龙虾吃饱之后如何保证品质呢?这样一片平均一亩的稻虾田内,会控制投放70斤左右的虾苗,目的是让小龙虾在这里可以有足够的生长活动空间和养分,自由生长。小龙虾生性好动,在这里有足够的空间强身健体。通过这样绿色生态的养殖技术,这里出产的小龙虾肉质饱满,口感鲜美,而且还耐运输,深受江浙沪及东北地区朋友的欢迎。今年这里的亩产量突破了四百斤,亩产收益在三千至五千元。

  稻虾轮作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现在这片充满优势的养殖用地在过去是无人问津的低产田。作为鄱阳湖的滨湖乡镇,新建区铁河乡过去很多低洼田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农户收入并不高。为了提高土地效益,当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对低洼产田进行改造,把以往低洼难种的“劣势”变为种养结合的“优势”,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到了6月底,这里的小龙虾收笼就会接近尾声,我们看到的这片水田就会继续种植水稻,小龙虾的排泄物则成了水稻的天然肥料。通过这样一季水稻一季虾的轮作模式,既提高了稻谷的品质,又节约了成本。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铁河乡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已从2020年的两千余亩壮大到了今年的一万余亩,年产值有望突破六千余万元。同时当地还因地制宜开展了小龙虾美食节,吸引众多食客前来打卡,农文旅融合也让当地村民进一步增收。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小龙虾;养殖责任编辑: 阎沁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