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以来,江西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及安徽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科考,近日进入了收官阶段。在这次科考中,安徽师大师生科考团队发现了脊椎动物新物种——黄岗山蝾螈,这是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设立以来发现的第11个新物种,也是第2个脊椎动物新物种。
这只正在水草中欢快爬行、体长约8厘米、背部为橘红色且带有黑色圆斑的生物,便是刚刚发现的新物种——黄岗山蝾螈。与同属其他物种相比,具有独属的色泽斑纹以及头部比例更长、背脊不明显等多种体表特征。科研团队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数据分析结果,证明该标本为不同于现有任何生物的独立物种。
安徽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黄松:第一是形态上的差异,第二是地理和生态上的差异,第三是线粒体基因的差异,第四是核基因的差异。基于四差异原则,我们在黄岗山区域发现的蝾螈,它是一个新的物种,是一个有效的物种。根据这个地名,我们把它命名为黄岗山蝾螈。
江西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程林:我们就是在这个积水塘发现的黄岗山蝾螈样本,这个位置处在武夷山脉的支脉。
据专家介绍,与黄岗山蝾螈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为原产于福建福鼎市的福鼎蝾螈,两者分布地的直线距离超过300公里,且远隔崇山峻岭,对于活动范围不足几十米的蝾螈来讲,是经历了什么样的地质变化,让它们从同气连枝变为天各一方?值得进一步推究与分析。
安徽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江志豪:分子结果表明,黄岗山蝾螈和福鼎蝾螈构成姐妹群。在地理分布上,黄岗山蝾螈和福鼎蝾螈中间有一系列的山脉所阻隔。如武夷山山脉、鹫峰山山脉。
据了解,我国每年发现的脊椎动物新物种不超过20种。而在武夷山地区能够不断发现新物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这里原本就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因此更容易在其原有的基因资源中演化分支为新的物种。
安徽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黄松:近些年来,黄岗山这个区域不断有新物种被发现。一方面是因为黄岗山这个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很高。另外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多样性水平被低估,必须加大野外考察的力度。我相信这个区域会有更多的新物种被发现。
专家揭秘:武夷山为我国对植被分布影响最大山脉之一
武夷山脉之所以能够频频发现新物种,是基于原本就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那又是什么条件下形成了如此丰富的多样性?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武夷山究竟有什么样的特别之处?
武夷山脉作为我国东南部最高峻的山,也是对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环境、对森林植被影响最大的山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席科普专家 张志翔:武夷山是我们国家华东地区,可以说九省一市的最高峰,最高海拔是2108米。就是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地方,而且它是一个东西向的山脉。东西向的山脉对我们国家的气候,尤其是亚热带的气候是有一定的影响。我们也可以从植被情况角度来看,武夷山的南坡,它的常绿阔叶林非常多,但武夷山的北坡,落叶阔叶林的现象就比较突出了。
据专家介绍,我国有三座山脉对整个中国大陆地区的植被分布、气候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北向南分别为燕山山脉、秦岭山脉与武夷山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席科普专家 张志翔:咱们从北往南走,燕山山脉影响到了我们国家草原和森林的分布,秦岭是我们国家气候最重要的分界线,就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主要还是秦岭山体对冷空气的影响,所谓的焚风效应。这在气候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这个冷空气再往南推,就推到了武夷山,武夷山又是一个东西向的山脉,它这个地方的冷空气再进一步翻武夷山,又形成一次焚风效应。所以它的北坡就受到了一些冷空气的影响,到了南坡基本上冷空气的作用就消失掉了。
此外,由于武夷山脉距离我国东部、南部海域较近,且地质环境复杂,形成了海洋型向内陆型气候过渡带特有的微小气候,成为第三纪、第四纪冰川的避难所,因此分布了大量的珍稀濒危物种,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模式标本地之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席科普专家 张志翔:在整个武夷山,尤其江西片区,通过调查,高等植物有2860多种,而野生动物有7600多种,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而其中最有名的这个地方还是我们国家物种模式的主要产地。150多年来,大概有1000种物种是以这个地方命的名,以这个地方为模式产地的。
记者探访武夷山植被垂直带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拥有世界同纬度地区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这片森林是什么样子,又有什么样的特别之处?
在武夷山脉约海拔1000米到1600米之间,层层叠叠人工植被茶树林,万竿撑天的毛竹林,与其他野生树种连绵一体,构成了较低海拔区域的三个垂直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以及它们的混交林。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席科普专家 张志翔: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这一带,由于是北坡,重要的组成树种是壳斗科的甜槠,在我背后大家可以看出这几棵大的就是甜槠,而且树龄也非常非常古老。我背后的这个叫木荷,木荷是茶科,和我们喝的茶是同样一个科。
沿着武夷山脉最高峰黄岗山的山路攀缘而上,仅仅19公里左右的道路两侧,分布有6个层次分明的植被垂直带。海拔1600米以上,过渡为落叶阔叶树种和温性针叶树种共同组成的混交林。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席科普专家 张志翔:可以往我的背后看,也可以看到很多的黄山松,但是并不是纯的黄山松,黄山松里面有很多阔叶树种,是典型的针阔混交林带。
自低山到高山,垂直带谱的跨度越来越窄,几乎海拔每高100米都能看到植被的明显变化。海拔1700米以上,便是武夷山脉特有的中山苔藓矮曲林带。
在海拔1900米以上的山峰至高处,已难以见到乔木们的身影,只留下耐寒、耐风的野青茅、沼原草,与菊科、莎草科等草本植物,将这里装点为一片铺展在恶劣环境中的茵茵草地,亦是武夷山海拔最高的植被垂直带:中山草甸。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席科普专家 张志翔: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都是以野青茅、野苦草为主,这些都是亚热带中山地带草甸的一些重要的草本植物。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木本植物,这些木本植物在这个地方看到的是黄山松。大家非常纳闷,黄山松应该是乔木,为什么在这地方成了灌木?就是因为温度过低,它不可能长成乔木。如果长成乔木再加上大风,它在这个地方是立不住的,所以这种现象是长期适应的结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