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2025年经济工作,并提到明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上一次使用“适度宽松”来描述货币政策,还是在10多年前。从2011年开始,货币政策一直使用“稳健”。什么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从“稳健”重回“适度宽松”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首先要知道,货币政策基调是央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货币政策的总体方向和策略。通常是用一系列政策工具,比如利率政策、汇率政策还有公开市场操作等来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作用于整体经济,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历史上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基调有从紧、适度从紧、稳健、支持性、适度宽松等,在定好大方向后,有时还会有中性、灵活适度、精准有力等关键词来细化政策实施的力度和目标。比如在这一次调整之前,大家经常听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这就是之前一段时期内,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基调。
不难看出,从措辞来看,“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要比“稳健”更积极,而且也是到目前为止最为积极的定调。
从“稳健”重回“适度宽松”
意味着什么?
历史上,2009年和2010年实施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当时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扩散,全球经济遭遇衰退。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趋缓,外部形势严峻复杂,需要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畅通实体经济血脉。所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显然是发出了清晰、积极的信号,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支撑,体现出我们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决心。
梳理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会发现,货币政策的调整是循序渐进的,今年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特别是9月以来,央行推出一系列增量金融政策,加大调节力度,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基础上,再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为实施更大力度的降准、降息创造了适宜的政策环境。所以,一系列走在预期前面,操作力度更大,更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值得期待,将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激发市场需求和活力。
“更加积极”“适度宽松”
一同提及有何用意?
除了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会议也指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相较于往年,突出“更加”,也显示积极财政的力度将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更加积极”“适度宽松”一同提及有何用意?要知道,财政更积极通常意味着财政支出更积极,政府大力建桥修路,支持经济建设、改善民生。在政府财政收入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财政更积极的本质,其实就是增加财政赤字率,多发国债,扩大财政开支力度。
向谁借?可以向银行借,但银行的钱也不会凭空多出来。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让银行有更多的资金来购买国债。所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一套“组合拳”。
我们也期待一系列更有力度的宏观政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