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黄金周”里的经济故事:工程师让机器人竞技更强、“下手”更准

字体:
— 2025—
10/03
10:31:16
2025-10-03 10:31:16 来源: 新华社

  如何进一步优化人形机器人产品的内部走线、怎么提升机器人的自主性、运动控制算法如何继续升级……国庆假期,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刘工在休假之余,仍不时会思考这些问题。

  在此前结束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优宝特公司研发的机器人“行者泰山”在100米表演赛中取得第一名、4X100米接力赛获得第三名。“有了成绩,但也看到了未来进步的空间,我们要马不停蹄地对产品进行各方面的优化测试。”刘工说。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正在调试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邵鲁文 摄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庞大的市场需求,让从事机器人训练工作的工程师,成为行业最紧俏的人才资源之一。

  在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不少工程师忙着进行人形机器人的各种动作测试,行走、跑步、举手、摆臂、转弯等动作,每提升一点,都意味着“机器人训练师”对算法进行了新一轮的迭代升级。

  “机器人性能的进步凝结着研发测试人员的无数汗水。例如,近期我们的机器人从原来只能上10厘米的台阶,到现在最高能上25厘米的台阶,背后是针对视觉算法等能力几个月的研发。”刘工告诉记者。

  从事机器人训练工作的工程师不止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在应用场景更广泛的工业机器人领域,也有大量工作人员潜心钻研,推动技术革新。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测试机器人性能。新华社记者邵鲁文 摄

  在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物流中心里,众多机器人工作不停歇:千余台智能穿梭车在蜂巢一般的立体货架上来回穿梭;小型搬运机器人托举着400公斤到3吨的物料在平面场地上快速搬运;提供全新一代“货到人”解决方案的料箱机器人,灵活地在不同维度的平面上移动……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物流仓储领域的深入应用,各行业对发展智能仓储需求很大,这对仓储机器人的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兰剑智能研发中心视觉与算法负责人马文凯说。

  “最初的智能装卸车机器人,需要所有货箱摆放整齐才能更好装卸货物。现在,我们升级的产品,对随意摆放的货箱、凹陷的货箱、旁边有遮挡的货箱,都能实现精准抓取。”马文凯说,借助工程师的训练,机器人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下手”也更准了。

  记者在济南市采访了解到,不只是优宝特、兰剑智能等龙头企业的技术不断实现突破,还有不少企业依托多年的人才积累,在多个细分领域迅速成长,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智联招聘《2025年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25年前5个月,国内机器人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2%。

  “机器人产业不光需要顶端人才,也很需要系统设计、系统调试、安装、运维等方面的人才。”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宋锐说,从数量和成长模式来看,包括机器人在内的人工智能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将呈爆发式增长,人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机器人责任编辑: 徐茜茜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