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功试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到首次用“起动发动机”从潜艇上射出“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俄罗斯近期新武器研发动作频频。俄方此时密集官宣捷报有何用意,又向战略对手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成功
当地时间10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成功进行了“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这也是俄方首次用“起动发动机”从潜艇上射出“波塞冬”,并且开启核动力装置,让该潜航器航行了一段时间。
普京表示,“波塞冬”的威力超过目前俄罗斯最先进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此外,就机动速度和潜航深度而言,目前全球没有任何同类武器可与之匹敌,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出现,且“波塞冬”无人潜航器无法被拦截。
“波塞冬”性能如何?
“波塞冬”是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可在很深的海域高速航行,下潜的深度能达到1000米左右,航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00至130千米,能够进行远距离自主攻击,传统反潜武器难以对其拦截。“波塞冬”可携带高达百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且体积很小。目前,“波塞冬”已投入量产,可装备在专门改装的潜艇上。
利用特种核潜艇搭载、部署和使用“波塞冬”,具有极强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搭载大威力核弹头的“波塞冬”可歼灭一个完整的航母战斗群,也能摧毁大型海军基地。

分析认为,俄罗斯海基核打击体系,已实现“二元化”,既有配备“布拉瓦”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也包含搭载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特种核潜艇。两条技术路线同步发展,在水下和空天区域同步实施核打击,可使对手防不胜防。
此时官宣有何用意?
此次普京宣布成功试验“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距离官宣“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试射成功仅仅过去了三天。俄罗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密集宣布捷报,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总台记者魏东旭分析称,普京接连对外公布“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测试情况,向战略对手传递两个信号:
其一,俄罗斯在核打击体系方面,一直在进行技术创新,而且取得重大成果。
其二,北约针对俄罗斯的军事威慑和海上封锁,以及美国打造的“金穹”反导体系,不会削弱俄罗斯的战略威慑能力。
此次“波塞冬”无人潜航器宣布试验成功,紧随“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成功试射,被视为俄罗斯在短时间内向战略对手发出的强烈信号。北约自13日至22日在荷兰举行了大规模核演习,美国则正在构筑“金穹”导弹防御系统。有分析指出,俄方此举是对美及北约施压。
普京:西方无法防御“海燕”
俄媒26日报道称,普京日前在视察俄罗斯联合部队集群某指挥所时说,“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已完成“决定性试验”。普京表示,“海燕”导弹是一款“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产品,“西方没有防御这种武器的手段”。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透露,“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于10月21日完成了1.4万公里的试飞,且并未达到该武器的能力上限。
专家指出,俄罗斯“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有望突破美国正在研发的“金穹”导弹防御系统。
美国总统特朗普27日曾表示,俄罗斯试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不合适”。俄方应该让俄乌冲突结束,而不是试射导弹。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表示,“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试验不应影响俄罗斯与美国的互动。分析认为,俄方旨在利用“海燕”和“波塞冬”的成功试射,促使美国重回谈判轨道。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