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胡培松—— 端牢“饭碗”,良种至关重要

2023-03-05 07:51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李睿 共享联盟·富阳 赵启航 蒋林杰 整理

  编者按: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联合各市县媒体推出《提问代表委员》互动报道,为全省各地基层群众与我省全国人大代表、住浙全国政协委员架起沟通桥梁。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邀请在京参会的代表、委员回应关切、释疑解惑。

  浙江在线3月5日讯(记者 李睿 共享联盟·富阳 赵启航 蒋林杰 整理)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农作站站长徐炜:

  胡委员您好,我是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粮油技术团队的一名基层农技人员。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和种粮大户打交道,主要通过新品种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指导、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帮助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

  近年来,富阳区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如何通过技术手段,高质量保持粮食生产再增长,即让大家不仅能吃饱饭,还要吃好饭,让农户们端牢“饭碗”?

  您是专注于水稻品质遗传改良研究的“水稻院士”,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

  当前,我国粮食扩面已经越来越难。想要高质量保持粮食生产再增长,在稳住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提高单产水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开展吨粮田创建”,农业农村部也启动了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工程。我们基层的农技人员,不仅是打通专业农业技术到户、到田“最后一公里”的一线力量,更是能让老百姓吃好饭、让农户多增收的关键一环。我认为,可以在良种、良法等推广上下功夫。

  良种至关重要,它使水稻变得更可口更好吃的同时,在市场价格竞争力上也略胜一筹,是一条为农户增收的好路子。不过您也知道,一粒良种,从选种到推广,至少需要6年到8年时间。

  好在浙江有一定优势。在籼粳杂交稻等育种方面,浙江一直国内领先。我们中国水稻研究所多年来也持续致力于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广适的粮食新品种。

  这里向您透露一个好消息。我们新培育出的“华浙优210”中晚稻品种,今年将在全国推广。经过8年的研究、试种,该品种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平均亩产能够达到600至650千克,且品质不错,米粒纤细、晶莹剔透。更重要的是,口感好。不少尝过的育种专家对它的一致评价是:米饭清香四溢,吃起来柔韧Q弹、有嚼劲。

  富阳有种植“华浙优210”的基础条件,希望您和同事们接下去可以因地制宜,多加推广种植。

  另一方面,农技人员还要结合良种,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智能绿色的先进适用技术,尽最大可能释放品种增产潜力。

  目前我们计划在包括浙江在内的19个省市,建立12个专家工作站,争取未来3年培训农技人员200名以上,帮助核心区水稻单产提升5%左右。

  浙江目前主要以“一季稻+冬闲田”为主,在“双季稻”“稻+麦”“再生稻”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各地可以根据温光资源,因地制宜调整耕作制度,从而实现增产目标。

  让种粮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一直是我最关注的问题。除了技术部门和种粮农民发力,还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比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等。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会持续关注,不断为农民发声。


编辑:庞舒青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