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中芯国际集成电路、百度大数据、西门子、华为等项目相继成功落地;去年为企减负近300亿元……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这一年,宁波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大事、喜事不断。临近岁末,宁波工业再度表现“亮眼”,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答卷。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宁波全市规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省平均1.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效益高位增长,利润加速回暖。去年前10个月,全市规上企业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1%和31.8%,利润增速高出全省平均15.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23.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均快于工业平均水平。生产效率持续提升。
“成绩来之不易。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也是全市经信系统和广大企业一道凝心聚力,实干苦干,创新改革的结果。”市经信委主任陈炳荣说,在全市共同努力下,去年宁波工业运行总体上实现了“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良好态势。
“新的一年,全市工业战线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开拓进取、主动作为,努力推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实现新突破,在‘稳中求进’中交出更精彩的答卷。”陈炳荣说。
领航“中国制造2025”
宁波获批国家重大战略试点
自2015年以来,全市经信系统主动承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创业创新战略等相关试点示范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民营小微企业是宁波创业创新大军中的一支“劲旅”。
2016年5月,宁波市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在3年示范期内,宁波市将获得中央财政给予的9亿元扶持资金,同时将撬动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数十亿元,全力推进创业创新,确保3年内实现小微企业就业不断增加、创业稳步提升、创新持续活跃、收入逐步增长的“四大突破”。
一个月后,工信部正式批复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这些重量级试点示范荣誉的成功获批,不但极大地提升了‘宁波制造’在国家战略的整体地位,而且为争取更多的国家资源和战略布局赢得了先机。”陈炳荣说。
事实证明,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张含金量十足的“城市新名片”,不仅让宁波产业链高端项目招商迎来重大利好,也激发了金融、教育、经贸等机构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热情,在区县(市)和企业界则掀起了一股抢抓“中国制造2025”机遇的热潮。
江北、鄞州、余姚、慈溪等地纷纷推出专项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给予全面支持,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助推制造业迈向高精尖。
提质增效成绩显著
规上企业利润两位数增长
尽管全球造船业严重衰退,但去年前11个月三星重工业宁波有限公司依然保持盈利,成为低迷船市中的一个亮点。
据统计,去年前11个月,该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实现营业利润超1500万元,在手订单一直排到2018年底。
三星重工的“逆势飘红”正是宁波市工业提增增效的一个佐证。
制造业提质增效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的核心。去年以来,宁波市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科学应对增速换挡,强化产业智能升级,大力促进创业创新,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成效明显。2016年1月至11月,全市规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1.6个百分点。全市规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929.9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销售额12431.1亿元,同比增长3.6%。
2016年以来,受产品价格回升、降本减负政策效应释放带来单位成本下降等有利因素叠加,全市规上企业效益在去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高位增长。2016年1月至10月,全市规上企业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1%和31.8%,利润增速高出全省平均15.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23.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均快于工业平均水平。生产效率持续提升。2016年1月至10月,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万元,同比增长8.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工同比下降8.4%。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落地
新动能培育获得重大进展
2016年11月19日,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这是宁波市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产业项目之一,投资百亿元。
与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牵手,能有效促进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带动汽车电子、物联网、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快速发展,是宁波市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向制造强市转型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
“该项目是‘十三五’时期国内模拟集成电路重点产业布局,将为宁波市‘3511’新型产业体系构建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陈炳荣说。
2016年以来,宁波市相继引进落地一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除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外,百度大数据、西门子、华为等项目成功落地,海尔·阿里·凤凰网智能制造跨界融合创新平台、华中数控、智能机器人产业集团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宁波市还加紧建设了一批制造业创新载体。制定全国首个石墨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成立了石墨烯创新联盟,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培育一批优质品牌产品。宁波模具城已列入工信部品牌培育试点示范,26家企业的29个产品获批“浙江制造精品”,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
特色优势产业支撑发展。去年1月至10月,全市装备制造业、绿色石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5%、12.6%;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8%。
去年1月至11月,全市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14.9%,高出同期产值增速10.7个百分点;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15.9%,高出上年同期12.5个百分点。
降本减负真抓实干
全年为企减负近300亿元
“降成本”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去年以来,宁波市深入开展精准帮扶企业活动,在全国城市中较早出台35条减轻企业负担政策,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5个专项行动计划和13个配套政策,设立稳增促调专项资金,切实推动减负措施落到实处。
据了解,为了对“35条”的实效进行测评,有关部门调查了1819家企业的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或政务负责人,各区县(市)均有覆盖。调查结果表明:降本减负“35条”的知晓度逾八成,近七成受访企业为减负政策点赞。
调查发现,受访企业对“35条”措施总体评价良好,69.0%的企业对政策效果点赞,认为政策力度够大、感受明显、实效好。20.7%的企业评价一般,总体满意度加权评分为80.7分。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下拨稳增促调补助资金4.7亿元左右,累计落实兑现减负资金超过200亿元,有力助推了企业发展稳增长。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市规上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成本82元,低于同期全省平均2.1元、低于全国平均3.9元,全市企业总体税费已减负260亿元左右,降本增效成效十分明显。
- 创新|实施创新驱动 引领中国经济逆势飞扬
- 【治国理政新实践·浙江篇】这个大手笔的浙江方案 未来征途不止是星辰大海
- 【治国理政新实践·浙江篇】在这个城市排名榜单上 为什么杭州宁波名列前茅
- 海外名校博士赴宁波 寻找创业新契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