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台工作人员昨晚在怀柔拍摄到坦普尔1号彗星照片。
7月4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赵海斌在调试望远镜,准备观测撞击后的坦普尔一号彗星。中国天文科研人员得到了一次很好的观摩机会。
7月4日,台湾的小朋友在观看彗星展览。
美国民众将观测当成一个盛大节日。
因为“深度撞击”号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发生在北京时间的白天,北京天文馆馆长、研究员朱进昨日表示,对于我国而言,当时的彗星还处在地平线以下,根本看不到。大约晚9点以后,被撞后的彗星就会转到地平线以上,持望远镜就有可能看到。昨晚在怀柔断树岭上,北京天文馆组织了10余名专业人员彻夜在此进行观测,并于当晚9时36分成功拍到了彗星的暗影。
“彗星亮度不到7等星”
朱进说,他们的观测将持续到5日早上。“经度116°40′,纬度40°31′,海拔318米”,昨晚10时15分,朱进在怀柔北面的断树岭上,看着GPS大声告诉记者他们观测彗星的具体方位。
此时,山风裹着人声萦绕周围。在观测现场的十多人中,除了天文馆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还有数名爱好天文的学生,他们携带着2大2小共4个望远镜,来到了断树岭上,开始在茫茫夜空中寻觅坦普尔1号彗星的倩影。
2个大望远镜的口径分别为203毫米和106毫米,2个小望远镜是那些学生爱好者带的。最后他们选择了更顺手的106毫米的进行观测。“最影响观测效果的就是天气。”朱进研究员表示。
但对于普通天文爱好者而言,能否观察到还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该彗星被撞后到底为几等星的问题。资料显示,撞击前坦普尔1号彗星的亮度约为11等星,撞击后发生剧烈爆炸,亮度有可能增亮几十倍,变成一颗7等星。在晴朗的夜空,通过一架口径300毫米以上的高质量望远镜,就有可能观测到彗星的身影。
北京天文台的工作人员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云,过了一会儿没有了。趁着夜空晴朗,他们就抓紧时间赶快拍,“彗星亮度不够,估计也就是10等星的样子,肯定不到7等星,”他们把数码相机装到望远镜的后面开始拍照。
“这只是一次普通观测”
“拍到了!”9时36分,随着一声喊,一个黯淡的小点在相机内定格,“那就是坦普尔1号彗星”,朱进说,只能看到这些了,因为用地面望远镜,是不可能看到彗星被撞之后可能出现的暴风雪、尘埃状云团的,更不可能看到被撞后的残片了,“当然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昨晚10时20分,站在断树岭上的朱进“直播”说,云又上来了,并且越压越低,看来再想拍到彗星恐怕不容易了。据他介绍,他们此次出征怀柔还有另一项任务,估计这次观测任务要到5日早上才能结束。他说,5日晚上仍有可能观测到坦普尔1号彗星。
朱进提醒,如果天文爱好者有兴趣观测,最好要远离城市,尽量摆脱城市灯光的干扰,并尽可能地远离空气污染区域,用望远镜或肉眼进行观测,“这只是一种普通的观测,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朱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