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陵墓曾遭当地旧政权的严重破坏,原墓前乾隆钦赐的匾额和墓顶上纯金镀就的月牙(约重50两),都被人窃去,整个陵墓也残破不堪。
为了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护有价值的文物古迹。解放后政府曾多次拨款,对阿帕克霍加墓加以维护和整修,使这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建筑群焕然一新,成为喀什的一大游览胜地。1999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阿帕克霍加麻扎——香妃墓,依然保持了浓郁的伊斯兰教和传统的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特色,占地约30亩(约合2万平方米)。陵园正门朝南,进门后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庭园,由门楼和小礼拜寺、加满礼拜寺、教经堂与主墓室(维吾尔称“拱伯孜”)四大部分所组成。
正门之前,地势开阔平坦,四周古杨参天,荫繄蔽日。平场东侧是陵园管理处,设有专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卖部和来宾接待厅;西侧是一个蓄满清水、占地约半亩的水池,这是伊斯兰宗教建筑旁必不可少的设置。
正门不大,却十分华丽。门楼两侧也有高大的砖砌圆柱和门墙,表面都镊着蓝底白花的玻璃砖。跨进门楼,与门楼西墙紧连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绘天棚覆顶的高台,那上面的花卉山水描画富有维吾尔族的审美情趣,值得仔细看看;高台后面有祈祷室,可供附近教徒日常做礼拜之用。在这里。陵园的门楼和小清真寺可算是一组整体建筑。
陵园内西部用栅墙围隔的一个大院落里,又有一个较大的“加满”清真寺,大多在节日盛典时才开放,平时也只在“居玛日”开几个时辰的门,每逢这种时候,喀什市和附近各县的穆斯林们便云集于此,在朝谒阿帕克霍加墓之前,先在此进行大规模礼拜仪式。里面的建筑也很别致。
庭园的正北端,有一个穹窿顶的庞大建筑物——教经堂,是当年阿帕克霍加与其父讲经习典之所。经堂圆顶中空、高大庄严,在造型上虽然自成一格,但同时也起着陪衬主墓室的作用。经堂的下部有一扇常年封闭的大门,上面挂着一把古旧的铁锁。旧时的女穆斯林们常在这里抚锁祈祷,传说凡求子、择婿或庇福无不应验。现在已不大有人去这样做了。
作为陵园最大要建筑的主墓室,坐北朝南,坐落在陵园东部的又一个巨大庭园中。这个圆顶中空的“拱伯孜”,建筑高度艺术,造型精美壮观,不愧为整个建筑群之冠。
主墓室的四周呈长方形,底面横长35米,纵深29米;四边各立一座半嵌在墙体内的高大砖砌圆柱,底粗顶细,底圆直径达3.5米左右;游人可以沿着塔柱内部螺旋形砖梯登上主墓室的顶部;4个塔柱顶端,又各有一座精雕细琢的圆筒形“邦克”,这是一些并不派实际用场的“召晚阁”,只起装饰效果。在“邦克”之上,又各有一杆铁柱,高擎着一弯金属制的月牙,很增加了—些肃穆神秘的气氛。
主墓室通高26米多。有4层楼房那么高;四周墙壁上全用苍绿色的琉璃砖贴面,间以黄、蓝二色瓷砖镶嵌;瓷砖表面绘有彩色图案,有的还配有阿拉伯文古代警句。墓室顶部中央,是一个半球形巨大穹隆,圆拱直径长达17米。其顶部亦有一个筒形小“邦克”和一弯新月。这四塔一拱加上参错环抱的5弯月牙。使整座主墓室似乎拔地而起、直插云天,气势格外峻拔庄严,造型也特别奇瑰和谐,无怪乎会成为游人最瞩目和留连忘返的处所。
主墓室的正门朝南,墓室内高敞明亮。正中离地半米多窝的平台上,排列着高低大小不等的许多坟包,以伊斯兰教墓包特有的格式砌就,一律用各色琉璃砖贴面,光洁可鉴。按其传统,高大者为男坟,小巧者为女坟。根据本地的普遍传说,这里面埋葬着阿帕克霍加及其家族的5代72人,实际上似乎并没有那么多坟包。
就其历史意义来说,这座规模宏大的麻扎并没有多少令人称道之处,它只是阿帕克霍加家族过世后的“天堂”,其中凝聚着古代喀什噶尔维吾尔族人民无数的鲜血和肉躯。但同时,它也凝聚着这里勤劳勇敢的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技艺,作为喀什的一处名胜古迹,它将永存。
何况,这座陵园还保留了“香妃”的动人故事,也值得再书一笔。
香妃的故事的确是很吸引人的。到阿帕克霍加麻扎来观光的外地游客,大多倒是慕香妃之名而来的。关于香妃的传说,有各种各样;至于“香妃墓”或“香娘娘庙”,在国内似乎也不止喀什一个,比如内蒙呼和浩特和甘肃某地就都有这类祠庙。
但是,对香妃及其墓或庙来历的解释,大都基本相同:喀什噶尔有一个美丽聪明的维吾尔姑娘,被清朝乾隆皇帝看中,送往北京封为妃子,因她自幼身上就带有一股浓郁的沙枣花香,被称作“香妃”。后来香妃病故,乾隆命124个人抬着棺木,历时3年半送遗体返回故乡喀什噶尔,安葬在喀什的“香妃墓”中。至今在阿帕克霍加麻扎的主墓室内,还存有乘驼轿,据说就是当年运尸时从北京带来的。
清末诗人萧雄1892年在湖南长沙回忆早年在新疆的行踪时,曾写过一篇《访香娘娘庙》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