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了
对于眼下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混乱现象,不少欠发达地区公务员抱怨:“落后地区工作难度大,但我们的收入只是发达地区收入的‘零头’!同是国家公务员,太不公平了!”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混乱现象带来的后果远远不止是不公平,还成为权力异化的重要诱因。
引发了大面积不正之风。为多发奖金、补贴,部门、单位不惜违规“创收”。加之执纪执法机关也身陷其中,以致执纪执法时理不直,气不壮。由于这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面广量大,形成“法不责众”局面,也为少数腐败分子的滋生和兴风作浪提供了心理准备和障眼条件,使之有恃无恐,胆大妄为。
导致政府职能异化和公务员角色错位,严重危害公共管理和行政效率。对工资外收入的强烈追求,必然加剧“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倾向,使政府部门的职能由公共管理异化为“抓钱”,谋取小集团利益。公务员也不再姓“公”,而成了“部门所有”、“单位所有”,造成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管理就是收费”、“执法产业化”、不给奖金不办事等种种机关恶习。政令不畅通,工作不落实,公共事务无人过问等种种怪现象,大多与此有密切关系。
扭曲分配制度,导致分配不公。这些津贴补贴的实质,就是从其他社会群体的收入和国家财政性资金中挖出一块作为公务员的收入。这种制度外的带有掠夺性的再分配手段,必然影响国家的收入分配制度,导致分配秩序的紊乱。它不仅造成公职人员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公,而且造成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公务员之间的收入严重违反“同工同酬”原则,并使部门、单位内部公务员之间收入趋向平均化,破坏按劳分配原则,导致公务员心理失衡,挫伤其工作积极性。同时,由于这种工资外收入大量侵蚀和挤占了国家收入,也使制度内以薪养廉成为不可能。因而,一方面,公职人员合法工资太低、不足以养廉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另一方面,在总量上已经等于甚至超过法定工资的薪金外收入又极端不公,不仅发挥不了养廉作用,相反成为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的“催化剂”和保护伞。
影响了经济调控,妨害了经济运行。从全国来看,这些津贴补贴总量相当大,即使按工资总额的一半来估计,也达数百亿元。这些收入是不透明的,国家很难有效调控。同时,由于它明显偏离分配原则和消费实际,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既不会用于投资,也不会用于消费,而是直接转化为储蓄,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资金的“空转”。这种薪金外收入的膨胀,妨碍了国家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刺激需求和启动经济的努力。这些年国家几度增加公务员的工资,有时一次平均每人每月增加100多元,但这些新增工资收入大都静悄悄的没有响动,实际上已“沉淀”下来,根本没有起到调动积极性和促进消费的作用,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未对规模庞大而结构又极不合理的工资外收入进行规范和治理。
正因为如此,中央指出,清理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是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