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19日印发《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开展全国常规监测和监测点的监测,在广东、福建、云南、广西和海南5省区设置16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人间疫情和媒介伊蚊监测。
卫生部指出,这一方案的目的是了解我国登革热的疫情动态、流行规律,及早发现疫情,了解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的动态变化及登革病毒携带状况;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登革热是由1-4型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伴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多器官大量出血;肝肿大;休克等症状。
目前,世界每年发生登革病毒感染患者超过1亿人,并有50万人发展成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造成大约2.5万人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将登革热定为乙类传染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病在我国广东、福建时有发生,多为小规模流行或散发,1999年和2004年因输入性病例导致福建和浙江等地发生暴发流行,其它省区近年来也常有输入性病例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