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加大投资力度
拉美地区盛产石油,但奇怪的是,拉美地区却经常出现“能源恐慌”。去年阿根廷就曾爆发能源危机,并迅速波及智利和乌拉圭等周边国家,出现了“电荒、油荒、气荒”。最后是委内瑞拉向阿根廷伸出了友谊之手,与阿签订了“燃油换粮食”的协议,阿根廷用粮食向委内瑞拉换取70万吨燃料油,最终化解了这场危机。
分析人士指出,出现上述奇怪现象的原因是拉美政局的动荡和能源政策的僵化。今年3月,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在墨西哥湾2000米水下发现储量达540亿桶的新油田。但是由于技术和资金原因,公司目前无法开发这些深水油田。长期以来,墨政府一直控制着国家石油公司,但很少追加投资,而墨宪法又明确规定禁止能源部门向私人资本开放。国家投资跟不上,私人资本进不来,最后致使墨石油部门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落后,生产能力低下,于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天然气储量很大的墨西哥,却不得不每天从美国进口2380万立方米天然气。
政局不稳也导致部分拉美国家能源开发滞后。去年年底,拉美近年最大的油气传输工程终于在秘鲁竣工。这条长达800公里的管道从秘鲁东南部的亚马逊雨林开始,越过安第斯山脉,最后达到太平洋沿岸。秘鲁是天然气储量丰富的国家,在国际能源市场需求高涨的今天,该项目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奇怪的是,这个投资16亿美元的管道项目却耗时近20年。出现如此长的工期,并非遇到不可解决的地质或技术问题,而是秘鲁政局的摇摆不定所致。委内瑞拉的情况与此类似。2002年,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曾经与荷兰壳牌石油公司和日本三菱公司就开发马利斯卡尔苏克雷液化天然气项目达成协议。但后来由于委国内发生未遂政变,这项论证时间长达20年、总投资20亿美元的项目最终搁浅。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拉美地区腐败现象比较突出,使石油收入进入少数人腰包,大多数老百姓并未从中受益,由此招致民众对石油开放政策的强烈不满。去年,玻利维亚政府曾试图通过智利向美国和墨西哥出口天然气,但由于民众对出口收益的分配持怀疑态度,该计划最终未能实施,一些有意从玻利维亚进口天然气的国家最终转向印度尼西亚。玻国内为此还爆发大规模冲突,最后直接导致总统桑切斯下台。
为了应对当前世界石油形势并拉动经济发展,以巴西、委内瑞拉和墨西哥为代表的一些拉美主要石油生产国最近纷纷推出中长期战略性投资计划,加强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巴西石油公司计划在4年内投入343亿美元用于油气的勘探和生产;委内瑞拉石油公司计划今后6年内将达到370亿美元,争取在几年内把石油开采量提高到日均300万桶至500万桶;墨西哥石油公司计划到2011年投资43亿美元新建1万多口油井,增加墨西哥湾的采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