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造原子弹的教授还不如校门口卖茶叶蛋的大妈"……那个痛惜高校知识分子收入低的年代尚未从记忆中飘远,"高校教师"的工资已不动声色在20年里涨了18倍,并终于在近日一鸣惊人--为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纳税监管,全国税务系统正在建立个人所得税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对作为重点纳税人的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个人作了界定,"高校教师"与俗称"大款"、"大腕"的企业主、明星等十一类人群被共同界定为高收入个人。
消息一出,千百年来恪守"君子固穷"古训的高校老师们再也坐不住了。在基本告别"脑体倒挂"的尴尬之后,这些学历高、职称高的精英们却不愿将自己和"收入高"联系起来,纷纷起来质疑有关部门如此安排的合理性。那么,将整个高校教师队伍都划入高收入群体是否正确?高校教师究竟又应该拿多少钱才是合理的呢?
"鲍鱼一定要点双数,点单数一定不吉利!"北京某高校一位经济学教授在饭桌上对记者说,一桌人吃饭,无论人数是单是双,鲍鱼份数一定要点对,否则,就会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他轻描淡写地告诉记者,有时没办法,为凑数只好多点一份鲍鱼,没人吃就放在桌上不管它。这位教授得知记者来自宁夏,立刻表示2001年曾应邀去宁夏大会堂做经济分析报告。提到那次报告的收入,他说:"几万元能入眼吗?费用全包是规矩。"
各种讲课的费用成为高校教师收入来源之一。
据调查,深圳和广州两地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这里大批的中小企业迫切希望得到北京著名高校专家手里的知识资源,所以北京高校著名教师来广州和深圳讲课赚钱有广阔的市场。一等水平的高校教师每天讲课收入大约在2万--3万元,二等水平的每天1万--2万元,三等水平的每天5000--8000元。西部大开发后,"名师讲课"风席卷西部,高校知名学者、教授一般通过经纪公司或培训机构介绍到各地讲课,他们的讲课收入一般都以现金的方式结算,或者直接打到其个人账户上。至于税务问题,一般都由邀请方承担。重庆某通讯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邀请重庆党校、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学校的教授、老师来讲座,每次时间约两个小时,支付给他们的报酬为500元至1800元不等,如果邀请北京、上海等地名校的知名教授,最高费用达8万元。至于税收问题,这位负责人则表示不清楚。
除离谱的讲课费用外,坊间普遍猜疑国家向教授、学者划拨的专项科研经费也是高校教师收入的来源之一。记者调查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继2003年在世界上率先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后,我国家蚕全基因组序列分析项目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新成果,并于2004年12月10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这既奠定了我国桑蚕学研究世界第一的地位,也粉碎了别国试图将日本作为新"丝绸之路"起点的企图。按照坊间猜测,这一重大科研项目理应得到巨额科研经费,承担此项科研项目的学者自然属高收入人群。但是,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一项目的主要承担机构--农业部桑蚕学重点实验室经费紧缺,依靠银行贷款筹集的1750万元项目经费和每月7.75万元利息至今无力偿还。我国家蚕基因组研究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更是经常收到催缴利息的邮件。向仲怀院士说,由于项目经费紧张,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待遇也与他们的贡献不相衬。实验室副主任夏庆友教授在日本进行家蚕学研究时,月薪39万日元,现在每月全部收入为3千至4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