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走向辉煌
———国运兴复旦兴,在新中国高教史上写下华章
复旦的辉煌与海纳百川的气魄,与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光荣历程,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背景息息相关,更是新中国高教成就的缩影。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燕爽回顾说,在国内高校,复旦最早将商科教育纳入民族自强自立的历史叙事中,且大力推崇工商精神,参与促成了上海“包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比如,在辛亥革命前的1905年到1911年,复旦的西学科目就占了2/3。1952年秋,浙大、交大等10余所高校的有关系科陆续并入复旦,复旦由此成为全国院系调整中组合高校最多的大学,云集了苏步青、谈家桢、朱东润、陈建功等大师级教授,不同的人文背景和学术追求互相交流、碰撞、融合,客观上更促成了复旦的兼容并蓄。
2000年,站在新世纪门槛上,时年95岁的复旦迎来第三次发展契机,那便是与同样以严谨求实著称、院士众多的70岁的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为拥有医科的综合性大学,这更让复旦的学术资源蔚为大观。
复旦拥有开放的心态。早在“文革”结束后,当多数人对“外国”二字还避之惟恐不及时,复旦大学已毫不犹豫地与国外大学联系,将年轻学者与学生送出国门深造。谢希德,这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著名物理学家,也因其崇高人格与卓越才干,成为深受复旦人尊敬与感念的一任校长。
“那时候,我们电光源专业凡有外语能力的年轻人几乎都出过国,大部分人已经回来,都当了教授。”由工人而成为电光源专家的蔡祖泉这样追忆。中国电光源照明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与他带领下的复旦电光源研究人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仅1983年至1985年的3年间,复旦大学就与50多所国外大学建立起交流合作关系,到目前已达到100多所。2004年一年,复旦就有637人次的学生赴海外交流。而到复旦攻读学位的留学生超过3000人,居全国综合性院校之首。
早在几年前,复旦已经实现人力资源的全球化,为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而谋求充分的资源。曾在美国一流实验室工作的许田等学者,采用国际惯例创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实行首席科学家领衔制,终于研制出一把高效、便捷解读基因的“钥匙”,打开哺乳动物基因库大门。他说:“有了这种宽松的研究环境,有了校领导的支持,在国内也能研究出世界一流成果,培育出的优秀人才不比耶鲁学生逊色。”
在上海生长了100年的复旦,从抢抓对外开放机遇时的聪明灵活,到不作一鸣惊人语的平和务实态度,海派地域文化也融入了复旦的性格。而且,复旦是国内最早由教育部与所在城市共建的重点大学。“大学应成为城市的‘人文森林’而不是象牙塔,必须接触社会,面对现实问题才有生命力”。一位学者这样定义复旦与上海之间的关系。1993年,复旦成立发展研究院,汇集众多学科研究者,开始为上海的腾飞出谋划策,提供决策参考。高水准的专家研讨与每年一本的研究报告,不光让上海市领导兴奋,还引起了国家决策层的关注。
山高九仞,灿然星辰弘于旦
———大师辈出,托举学术高峰,传承文化衣钵
复旦百岁生日,对于一些教授们来说,礼物之一就是他们在巍峨的光华楼内将拥有20平方米左右的独立工作室,可以有更多时间留在校内,更方便地与学生交流。
当然,“大楼”只是表征,为复旦赢得声誉的,乃是“大师”。百年岁月,复旦积涓流而成汪洋,辈出的学术名师如九仞高山,是真正沥出学术甘泉的源头。周谷城、陈望道、颜福庆、苏步青、谈家桢、谭其骧、朱东润、卢鹤绂、谢希德……每一个名字在中国学术史上都灿然生辉,他们曾将复旦的物理、数学、生物乃至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推向了国内前沿。眼下,依然活跃在国内外学术舞台上的,有吴浩青、谷超豪、王迅、杨福家、汤钊猷、李大潜、陆谷孙、章培恒等一大批知名学者。而年富力强的新一代学者们,如俞吾金、陈思和、张军、吴宗敏等,早已挑起了教书育人的大梁。
复旦的学术成果足以骄人,在中国高等教育及科学史上创下了50多个第一,如发明第一支医用的X光管,第一颗原子弹核原料的分离膜,第一个完成成人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脑损伤手术……
更弥足珍贵的,是复旦严谨而丰厚的学术衣钵的传承始终不绝如缕。正直高贵的人格,淡泊名利的胸怀,复旦名师的风范,润物无声地影响了一代代复旦学子。
“51年前,我进复旦时,上的第一堂课是普通物理学,老师是当时的系主任、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博士学位的二级教授王福山。”忆及当年名教授们的上课风采,杨福家院士依然印象清晰。多年后,当他卓然成家并当上复旦大学校长之后,照样为本科生上课,还是那门普通物理学。
类似的故事,几乎每一位在复旦成长起来的晚辈教授、学者都会讲述。每一个学科专业的学术传承,也由此变得脉络清晰,顺畅有序。比如数学系,由苏步青而谷超豪、李大潜、洪家兴,三代师生4位院士,都有着思维严谨、为人谦虚低调的个性人品,以及一脉相承的教学思路和专业精神。
今天的复旦,已有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25人,博士生导师746人。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突破。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对此总结道:“复旦精神,其实就是复旦人在百年奋斗中凝炼形成的理论追求和价值判断,就是复旦大学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活的灵魂,就是百年积淀而成的复旦历史底蕴和品格特征。唯赖此复旦精神,我们的事业方能持之不堕,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