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改变人生
———给年轻人机会,大学才会青春永驻
百年间,从复旦毕业的学子达到浩荡的20万之众。
“复旦大学给了年轻人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这使复旦青春永驻!”曾经在1993年任复旦大学辩论队教练、率队在新加坡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力拔头筹的哲学系俞吾金教授这样说。
“狮城舌战”是在高水平的文理综合校园内,经过各种思维碰撞融合而又保有理想主义与自在个性的复旦学子青春风采的一次精彩展示。而将他们推上这一舞台的,其实是复旦园的一大批名师———光是给队员们讲授各类课程的教授学者,就有50位之多。
给年轻人机会,在打好基础之后,将学生们推向更高更广阔的舞台,是复旦多年来形成的良好风气。
在国内,苏步青先生是较早采用研究生讨论班方式上课的教授,他十分鼓励学生们提问;谈家桢、谢希德等都大力提倡大学生进实验室。复旦的毕业生多以实验能力强、后劲足而受到欢迎。在有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之誉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复旦大学是第一所三次捧杯的高校,被授予永久纪念杯。
从复旦还走出了一批新经济时代弄潮儿,从盛大老总陈天桥到复星高科郭广昌,似乎也有着某种“复旦制造”的共性。因成绩优异提前毕业的陈天桥,最难忘的是在母校团委工作给他的机会和磨炼,“这段经历为我后来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说:“复旦要培养学科知识结构宽广,具备高研究能力,富于创新思维,具有国际化视野,德才兼备的杰出栋梁之才。复旦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紧紧围绕着这一定位,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
这个怀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梦想的百年名校,依然步履轻盈,在欢庆百年的礼乐声里,已在满心期待和规划着一个新的黎明、新的日出。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