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全局难谋一域
7月28日,“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成都降下帷幕。
从设想到实践仅一年多,这个新事物,推进之快、成果之丰、影响之大,已为海内外瞩目。2004年底,胡锦涛同志在广东视察工作时就明确指出:“积极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对各方都有利,要搭建并利用好这个平台。”
去年6月,珠江流域的9个省区以及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最高行政首脑,共同签署了9+2的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从那以后,他们经常坐下来,讨论如何更快打通基础设施瓶颈,修路通江;商议着彼此之间金融业、制造业、劳动力如何互补,珠江流域怎么携手共治,信息平台如何共享;最近,更一起谋划着9+2的“十一五”整体规划战略……
为什么要如此积极地推动这样一件大事?广东的回答是:“泛珠合作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在反思广东发展后劲乏力时,广东经过多次讨论意识到:国内市场和来自省内、国内的经济腹地,应该是广东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依托,是广东经济“两源”并举的另一个重要根据地。
这个想法后来也被许多人形象地称作:“一向‘坐北朝南、紧盯港澳’的珠三角,要‘回头看’了。”广东的眼光,看到的比这更高、更远。
他们思考的是:广东与周边地区如何顺“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势而动,在即将启动的东盟与中国“10+1”自由贸易区中的定位与分工更合理?毗邻港澳,广东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央对港澳地区的支持作用?面对国家东中西部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广东怎样发挥好一个经济强省与排头兵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与行政区划经济的冲突中,广东和周围地区如何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优势互补,与长三角、环渤海两大经济圈同台共舞?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广东的领导深知责重山岳,常常以此自勉。
细心的人们已经发现,广东现在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已越过了一域、一时、一任。
制定工业9大产业的发展方向,广东请来国内8大权威部门的200多位专家学者,耗时近一年,为9大产业号脉、会诊、开处方,形成了320万字的广东《竞争力报告》。广东人说,横看成岭侧成峰,审视广东就需要“全球视野、全局观念、行业高度”,专家们则说,广东“有战略眼光,有科学决策理念”。
珠三角经济与环境究竟如何协调发展?广东省政府与国家环保总局合作,制订出全国第一个针对区域城市群的环保规划———《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评价:“为东部地区在环境优先的前提下率先进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积累了经验。”
看上去,广东似乎已经初步摸到了一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符合广东特点、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新路。
务实的广东人却认为,“闯出一条新路”在某种意义上比“杀出一条血路”更难。
8月26日,正值深圳特区25周岁“生日”。这一天,人们不断听到深圳领导关于“转型”需要的“三个舍得”———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他们说,经济社会模式的转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可能因不再单纯以GDP论英雄而牺牲“以往的速度和赞誉”,因此,“要为转变发展模式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敢于承受压力”。
深圳是广东的先行者,广东是全国的排头兵。将深圳的“声音”放大到整个广东、整个中国,会发现,它具有很强的共鸣。
新路为什么更难行?血路需要“破”的勇气、“革”的力度,新路则追求“闯”的技巧、“立”的水平;为追求跨越式发展,血路的杀出难免要阶段性地难以顾及部分人群的利益,付出包括环境、资源等成本代价,而新路的目标是在既有速度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创新,追求效率与效益,公平与和谐。
更大的不同在于:杀出一条血路时,广东只是中国版图上一个并不起眼的“工兵”;而闯出新路的今天,广东在全国已是举足轻重,要担当起“排头兵”的责任与使命。
一个新思路,一种新模式,其产生和成熟的过程,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其间,还会不断伴随着矛盾、探索、解决,这在过去26年的广东,本身也是一个屡屡发生的过程。广东能取得今日之辉煌,得益于两大法宝:中央的指导、支持和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的激情、胆识和奋进。
人们期待广东,相信广东,祝福广东。(人民日报赴广东采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