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教育部于2004年2月20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情况,图为发布会现场。 |
“年少派”回村创业难,有职业背景者进入状态快
是什么让众多“量身定做”的人才如此茫然?记者查看学生花名册发现,90%的学生入学时年龄在17岁至20岁之间,一般为应届高中毕业或毕业一两年的待业青年,毫无职业背景。
一些毕业生说,经过两年在城市的求学经历,多多少少有些“城市化”,自己还年轻,在村里也没有成家,很多人原本就没想回村。加上当地政府部门对他们疏于管理,即便有的毕业生暂时回村,如长时间找不到固定的活儿干,也不会一直待下去。所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回村后“水土不服”,一些入学前原本就是“乡土人才”的人带着问题上大学,回村后很快进入状态。
城镇建设专业的赵振宾,今年37岁,上学前担任安新县王岳村党支部书记,这次学习负有公派任务。他告诉记者,当前农村建设缺少规划,农民建房既不经济、实用又浪费土地,自己是带着问题上学的,当时一边学习还要一边抽空回村处理村务。毕业后自然还干自己的“老本行”,现在来看,所学专业知识对开展工作很有帮助,在当前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中,他邀请河北农大的教授帮助他为本村搞规划、美化,周围的村都来取经。
来自馆陶县农村的姚善乐上学前就办起了养殖场,因没有技术,收入受影响。他说,上学期间认真学习养殖技术,心里有了底,牲畜生病他再也不发慌了,最近他扩大了养殖规模。
据了解,类似赵振宾、姚善乐这样的“能人型”毕业生比例不足10%。负责向河北农大输送了103名学生的邯郸市农业局科教处副处长秦玉祥说,也想按照当初设想,多输送一些村干部、科技致富能手之类的人,毕业后能立即派上用场。但一方面,学校按考生成绩择优录取,这些有职业背景的人往往年龄大、文化基础差,在入学考试中难免被高中刚毕业的年轻人挤下来;另一方面,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没有精力脱产学习2年,报名者很少。
扶持政策呼之难出,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反思
对于这批毕业生回村就业问题,学校和学生所在地政府部门都表示出无奈。
河北农大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张春雨说:“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是一项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人才、智力支援的系统工程,学校承担了“产品”的生产阶段任务,但“售后服务”更重要。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才能使这项工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河北农大一些教师认为,这项工作还没有切实引起各地党委、政府领导层足够重视。他们建议,地方应该用政策调动毕业生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比如让毕业生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给予小额低息短期贷款,由各地组织部门进行业绩考核、跟踪管理等。对于其中表现较好、业绩突出的在服务期满后给予报考公务员的资格,提拔到乡镇领导的岗位或从事科技推广工作。
“当前众多统招大学毕业生尚难就业,政府难以为这些农民大学生‘开小灶’。”怀来县委常委、农工部部长姜海奎等基层干部认为,培养农村人才关键是留得住、用得上,急需“人才成品”而不是“半成品”,否则基层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和资金重新塑造。
如何让更多有职业背景的人进入到“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中来?广平县难庄村养鸡大户刘可正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工程”第一届招生时,他也动过心,但当时养鸡行情正好,他舍不得丢下自己这摊事,只能放弃。如果一边上学一边干事就好了,他准保报名。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搞脱产学历教育的培养方式引发争论。一些基层干部认为,与培养知识型“童子军”相比,让一些有职业背景的农村人才接受在岗再教育更符合农村实际,有利于培养“人才成品”。去年,教育部在全国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经验,有的地方照搬河北农大经验搞脱产学历教育,而更多的地方则利用中央电大、各省电大的设备、师资搞半脱产学历教育,吸引了大批有经验的科技示范户,这既解决了脱产学习带来的家庭负担问题,也避免了日后的就业难题。而河北农大校方的意见则是,搞半脱产学历教育好是好,就是学习不系统,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难道农村人才培养真到了两难境地?这确实需要教育专家好好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