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账户盈余预计创出记录达到GDP的6%以上,但企业投资行为的不确定性构成一种双向风险
世界银行今天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指出,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继续高于预期,以超过9%的速度增长,但明年增速预计会适度放缓至9%以下。
在有利的宏观经济和金融背景中,世界银行预计,2005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为9.3%,2006年为8.7%。通货膨胀保持低位,经常账户盈余预计在2005年创出记录达到GDP的6%以上,之后随着国内需求再次推动经济增长,在2006年会有所下降。然而,企业投资行为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构成了一种双向风险。
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说:“最新数据显示出国内需求出现回升,而贸易对增长的贡献率正在下降。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需求的发展现在可能会使顺差有所减少。同时,中国应注意投资的明显回升和最近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增加,这些可能会使信贷增长加快。”
郝福满认为,在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卫生、教育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助于中国政府为促进更平衡的增长所作的努力,但是为了保持增长速度,在采取措施促进消费的同时,需要以推进金融部门体制改革和改善公司治理提高投资效益来与之相配合。他提醒说,收入再分配措施应注意避免将纳税负担提高到有可能减缓增长速度的水平。
《中国经济季报》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率高于预计,至少部分原因是国内需求加速增长。国内需求在第三季度出现反弹,反映在投资和消费两方面都在增强,同时对外贸易净额的贡献下降了,从而逆转了2005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模式。结果,GDP同比增长率从上半年的9.5%略有下降至9.4%。
在目前的情况下,信贷和投资增长加快是不利的。经常账户盈余正在使货币政策和外贸关系复杂化,来自消费和投资的国内需求的加强将降低经常账户盈余。然而,世行认为,投资增长速度已经过高,对投资过度的担心已经引发了2004年的紧缩措施。最新的经济指标显示新一轮国内需求的回升至少部分是由于投资的增强,包括对产品供过于求而有价格下行压力的行业投资增强。到2006年投资增长速度可能仍将高于消费增长,对此需要从新政策上来加以抑制。7月份汇率机制改革之后资本流入似乎有所减缓,部分原因是因为人民银行允许外汇盈余增加银行流动性从而使得市场利率下降。迄今为止,银行流动性增加还没有导致信贷增长加快。但是流动性增加构成引起新一轮投资潮的风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政府工作重点,经济增长方式要朝着资源节约型、知识驱动型(即,通过提高效率)以及更加公平共享的方面转变。《中国经济季报》指出,通过促进节约资本、能源和资源但能创造更多城市就业的部门优先发展来调整经济增长,同时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就能够使经济增长方式朝这个方向转型。这需要在采取其他措施的同时,进一步推进金融部门改革,改善公司治理,制定国有企业的分红政策,扩大私营公司的作用,以及放开妨碍服务业发展和劳动力流动的各种限制。这些措施还需要以下公共财政措施的配合:加强政府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两方面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居民消费),以及使用税收机制根据其稀缺程度和社会选择对能源和资源的使用进行调控。
谈到禽流感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郝福满表示,世行目前正在做具体研究。“可以肯定的是,禽流感未来将产生的影响取决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考量,取决于一旦人与人之间传染后,中国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这和SARS疫情爆发时的情形不一样。已有迹象显示,中国政府正在加强对疫情的监控。但是,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公共投入不足,许多民众得病后不及时去医疗机构就诊,都对疫情的及时发现和准确监控造成了巨大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