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84年事件2:投5000万建通信设备
1984年是值得用重笔书写的一年。这一年,在1984年初,东莞市邮电局领导主要成员主动、积极将拟用世界一流通信设备改造东莞本地电信通信网络落后面貌的想法和构思分别向县政府主要领导、向省邮政管理局的领导汇报,争取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领导机关领导的支持。在得到政府和省管局的同意选用、引进当时世界一流电信通信设备和技术改造东莞通信网的前提下,经协商,由县政府牵头集资5000多万元,以作新建首期12个交换局新局房和引进日产NEC20000门是、农话,长途500线对,统称长、市、农合一的程控数字电话交换设备,以引进英国产STC光纤系统中继传输设备。5000多万元一宗投资,在当时东莞县来说,据说是解放后几十年还是第一宗如此巨大的投资。
这一年,还有一件事值得书写。
据当时负责人事的叶树基介绍,当时东莞县邮电局专业技术人才非常紧缺,而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在技术上和业务层次里都较低。面对这样的局面,东莞市邮电局迈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道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现任东莞电信总经理的徐丛就是1984年从北京邮电学院毕业之后分到东莞邮电局工作的。
时间:1987年事件3:程控电话开通
这一年,东莞首批程控电话开通,建成国内首个长、市、农合一功能的数字通信网络。这当中有着怎样的意义?老东莞人林叔的话来说就是,彻底改变了东莞原来打电话不如坐车快的落后状况。
老电信人叶树基谈起这个时期的事情仍然兴致勃勃,“要以程控数字、光纤传输等先进设备彻底改变落后的电信本地网络通信手段,在当时国内并无先例。”据介绍,当时深圳特区在小范围内借用外资和技术安装使用程控电话,而且主要管理权由外资方控制,并没有自主管理权和调度权。而属深圳特区管辖的宝安县正兴建国产终横制式通信网,纵横式电话还不能直拨程控电话,还需要特服台转拨。
时间:1994年事件4:电话号码升7位
东莞市电话号码是在1994年8月实现由6位升到7位的。在7位编码的实际使用中,“1”和“9”字头用于特服业务,由全国和全省统一安排使用;“0”字头为长途字冠,再剔除200、300、800等类似的特种业务号码后,剩下约680万号码可供本地电话用户使用。东莞本地网电话号码升8位后,理论上码号资源约可增长10倍。
至现在,东莞市电话用户(含移动电话)合共增加了1300多万户,增长达51倍,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增长也超过13倍,达326.05万户。特别是2002年底建设无线市话小灵通以来,东莞市每年的固定电话用户增长量更达到60万门以上。目前,全市已启用万号组有608个,按照7位电话号码680个万号组的号码资源计算,占用率已达到89.4%。
时间:1997年事件5:成为一类一级企业
良好的社会效益,也给东莞电信企业和国家财政收入带来良好的回报,从1990年~1998年,业务收入年均增幅在45%以上,这一指标大大高于同行业人均业务收入的水平。
1997年,东莞邮电局被国家经委等政府部门确认为全国500家最大服务业国有企业之一。在全国邮电企业地市级单位行列里,被邮电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一类一级企业。”
时间:2003年事件6:发展小灵通
作为固话延伸的小灵通在这一年受到了市民高度的关注。2003年年初中国电信在广州、东莞、中山、佛山等5城市秘密发展“小灵通”,搭建“珠三角”移动网。
2003年4月,东莞电信推出备受广大市民期待的小灵通,本月将开始放号。小灵通实行单向收费。小灵通主打中低端用户,小灵通的最大优势就是通话价格低廉,面向广大中低端用户。小灵通具有来电显示、呼叫等待、呼叫转移等普通市话功能,还具有录音、留言、上网等功能。
同年底,信息产业部发文,明确指出“固定网与移动网短信互联的用户范围包含无线市话(即俗称小灵通)用户”,并要求4大运营商年底前各提供两个省份进行固定网与移动网短信互联的测试,其中包括小灵通与手机短信互通业务。手机与小灵通短信互通提上日程。通过小灵通的放号,东莞市民实在地享受到了电信自费下调的好处。得益于自费优势,小灵通在东莞已经发展到了150多万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