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指出六大问题影响宏观经济
国际在线消息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唐旭日前在此间说,产能过剩当中的宏观调控问题,将是我们未来几年一个很重要的同时也是很艰难的任务。但是,唐旭同时又提到,要正确看待物价形势:城市的消费价格还是有上扬的冲动,存在一些放开物价的空间,比如公共产品、水、电、气,服务价格等等,还有上涨的空间,他认为,这对宏观经济调控来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这是唐旭提出“十一五”期间在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方面,应当特别注意研究的六大问题之一。身处央行决策层的唐旭对这些问题的论述分别如下:
第一,从国际背景上看,国际上的利率调整已经进入上升周期。美、欧利率都在提高。如果发达国家的经济进入了利率上升通道,会对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提高利率会减少国际需求。而现在我国的出口依存度较高,发达国家是我们的主要的出口利益来源。如果这些国家的经济受到提高利率的压制,减少了需求,中国的经济不平衡就会加剧,这将会为经济带来很多问题。
唐旭提到的第二个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因素,是石油价格因素。他认为,目前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对我们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2005年工业石油价格上涨使中国的石油出口有部分的增加,同时减少了石油进口。中国今年出口增长30%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中国的石油出口带来的收入提高。但是中国石油出口增加的一个原因是:国内的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油价脱节。如果调整我们的定价机制,使国内的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保持更密切的同步,则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即国内的通货膨胀程度会大幅度提高。唐旭说,这使我们处于一个两难的地步。
第三,国内学界对于通货膨胀讨论很多,有人认为中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有人认为面临通缩压力。唐旭的观点是:由于价格判断是不确切的,所以建立在不确切基础上的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基础有其复杂性。由于经历过很多次通货膨胀,全球的央行都有充足的经验对付通货膨胀,但是全球的央行却没有太多的经验对付通货紧缩。这是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货紧缩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第四,即上述所提到的城市的消费价格还存在一些放开空间,他说,其中公共产品、水、电、气,服务价格等等,还有上涨的空间,他认为这对宏观经济调控来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第五,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自主监管,带来对商业银行行为的逐渐的资本约束硬化。这个硬化过程带来两个后果,一是贷款的自主性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这是好的方面。另外一方面,在没有完全放开民间资本完全进入银行业的时候,商业银行总的资本金不足,与贷款的硬约束是不可调和的。所以目前商业银行只有降低贷款增长速度,其结果就是企业贷款难甚至中央企业贷款都比较难。
唐旭提到的第六个大问题,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即劳动力价格问题。很多人担心,如果一旦提高中国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提高劳动力成本,可能影响外资企业进入,可能会使亏损企业越来越多,反而会减少就业等等。唐旭的看法是,首先,劳动力工资是有一个市场价格的,在这个意义上,政府所能做的,是设定一个最低的劳动力价格,在劳动力价格的限定之上合法经营。第二,政府应监督企业有效执行《劳动法》,使企业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对所有的劳动者提供社会福利,既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又能稳定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同时能使弱势群体分享到改革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