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积累,我国大江大河已基本具备防御最大洪灾能力,沿海重点地区基本具备防御12级台风能力,全国大部地区已具备抗御中等干旱能力,国家防御水旱灾害管理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日前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对我国目前防汛抗旱能力的基本评价。与此同时,国家水利部门有关专家也介绍说,我国当前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不适应,水旱灾害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呈加重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达到1100亿元,同等洪涝灾害损失在国家GDP中所占比例我国要高出发达国家最多达60多倍。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河流总长度达到43万公里,其中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20多条,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1500多条。由于我国中小河流数量及流域面积大,其洪涝灾害具有突发性、多发性和破坏性强的特点,全国约有70%的中小河流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据有关部门统计,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今年,我国七大江河及太湖流域防洪减灾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3.4万亿元,相当于同期防洪投入资金的10倍以上,曾经三年两决口的黄河中下游56年安然无恙,直接经济效益高达3600亿元以上。据1991年以来的统计,我国通过抗旱年均挽回农作物经济损失约837亿元,其中“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挽回粮食损失近4800万吨。
尽管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现有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据有关部门分析估算,我国正常年景工业用水缺口达60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全国一些地方因水旱灾害和水资源短缺以及水污染而给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仍在加剧。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因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呈加重趋势,其中每平方公里因水淹而造成的平均经济损失已由过去的22万元上升到134万元,上升幅度超过5倍。据介绍,我国中小河流每年造成的洪涝灾害占了全年灾害的60%至80%,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占60%至80%,目前中小河流堤防标准较低,80%的中小河流防洪能力标准为5至10年一遇,还有一些中小河流甚至仍处在不设防状态。
鄂竟平说,经济社会越发展,对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要求越高,“越来越淹不起,越来越旱不起”。他说,在“十一五”期间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是当务之急,要建立预案、预报、预警“三预”体系建设,以确保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全面提高。(记者郑德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