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进入“十一五”开局之年。在这21世纪的第六个年头,中国如何更清晰地向世界展示其和平发展的轮廓?最新一期《瞭望》刊载多位专家学者的观点,展望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社会民生、两岸问题等各方面将如何开启新局,通过这批理性、冷静而又睿智的权威专家的深刻探寻,试图找出这一大课题的科学答案。
秦亚青(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和谐世界与人的安全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和谐世界”源于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是中国外交的理想目标。和谐世界的蕴涵是人的安全。
2005年,世界经历了海啸、地震、飓风、禽流感。面对自然灾害的肆虐,全世界伸出了救援之手。非传统安全之所以成为关注的重点,同样是因为这些日益加剧的全球问题威胁了人的安全。
冷战结束,世界大局整体和平,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发展依然是人类面对的沉重问题。贫富差距还在加大,饥饿仍然威胁着发展中国家人民最基本的生存安全。“911”之后,人们认识到,仅凭武力是难以根除恐怖主义的。国际社会的真正稳定,依赖于消灭贫穷和愚昧,依赖于共同繁荣和发展。
一个和谐的世界是人人感到安全的世界。构建和谐世界,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缩小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因为如此,化解矛盾与冲突、促进合作与发展将是2006年中国外交的两个重要方面。
李强(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
抓紧解决四个突出问题
从社会内部看,2006年需要着手解决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继续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具体说来有,城乡差距问题、区域差距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此次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上,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明确提出了推进农村发展的新对策。
其次是继续扩大就业。到2005年底,我国的劳动力总数已经超过7.7亿,要为7.7亿人提供就业机会确实是“世界性难题”,所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
第三是社会保障问题,城镇职工的养老、基本医疗、住房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实验等,都会成为“十一五”期间的重头任务,并需要在2006年完善或打好基础。
第四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关系。核心是解决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