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议制定法规遏制
沈建华委员在《城市声环境堪忧》的提案中建议,根据城市不同区段的不同具体情况,合理部署高架道路两侧隔声罩(屏)的建设,适当建设一定宽度的城区降噪林带,逐步推进交通大流量干道的消声路面建设。
加强城市声环境的监测监控,对城市声环境实行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建立城市噪声动态监控网,对噪声源声级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其规律、分析其构成,根据其频谱特性,进行行之有效的防控管理。
魏化军向记者透露:“工业固定源噪声和交通噪声都有相应标准,国家环保总局有可能在今年出台关于‘社会噪声’的标准。”
沈建华委员说,要着重建筑施工噪声和社区生活噪声的管理,对于社区生活噪声的管理,除了细化、具体化有关法规,加强其可操作性,建立城市声环境管理网络平台,对声环境现状分析、各种噪声污染治理办法、治理效果预测、管理方式等实现信息共享,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市民了解噪声等级、污染现状,明确管理目标提供便利。
-提案摘录
-短信发布政府信息
市政协委员、中国留学生博物馆馆长李克欣在《关于利用手机网络平台,扩大市民信息服务范围建议》的提案中建议,利用现存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和手机网络,每天简约、定时、免费向市民发布当天的重要社会生活信息。
“天气情况、空气质量情况、重大时政新闻、重大政策法规以及市民所关心的事项等,都可以作为手机发布的内容。”李克欣委员建议,政府联合电信公司搭建此类免费信息平台,每天定时发布。
-保留旧地名
市政协委员陈江在《关于在上海的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留旧地名》的提案中指出,上海的地理状貌、历史沿革、城乡布局、文物古迹等,不仅在传世的文献和实物中可以窥见,而且还在许多旧地名中得到反映。
他建议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尤其是一些有比较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改名应慎重。另外,地名管理办公室在审核、考虑命名新地名时,应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论证,以确定是否合适,是否会对无形的文化遗产造成损害。此外,陈江建议相关部门可考虑编写、出版一些新旧地名对照的地图册、地名表等,让旧地名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能够通过各类媒介留存下去。
-加强“小交通”建设
市政协委员金荣得在《要重视轨道站点短距离“小公交”》的提案中建议,为轨道交通周边居住小区百姓提供出行方便的轨道站点驳运乘客的短距离“小公交”。
所谓短距离“小公交”是指:从轨道交通站点到周围的居住小区、距离一般在2~3公里之内公交线路,使用小型公交车提供载客服务。至于“小公交”的线路分布,“小公交”线路单程距离一般应在3公里之内,载客量不宜过大(约十多人),统一票价为2-3元,线路服务时间和出车间隔可根据实际客流量而定。
如该方案可行,“轨道+小公交”模式将成为市民中长距离外出便捷而实惠的选择,将进一步完善上海公共客运服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