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议政新形式看2006地方政坛亮点
2006年地方“两会”的一大亮点,就是各地纷纷采取新的形式让代表委员更加知情明政,让社会公众更多地参与到“两会”中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举行现场咨询、办理提案活动。1月15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北京奥组委、市法院、市检察院等51个单位派出548名工作人员,在北京会议中心会议楼设“摊”接受市“两会”代表、委员的询问和咨询。咨询台前,包括9名副市长在内的16名市领导带队现场答疑。1月17日,上海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也举行了现场咨询、办理提案活动。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高级法院、市检察院等38家职能部门和单位现场接待政协委员,处理市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提案。另外,重庆市政协二届四次会议也举办了提案现场办理会。
二是开展“网上议政”活动。四川省“两会”召开期间,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华西都市报与四川在线联合推出“议案·建议全接触”,首次将出席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人大代表们提出的议案建议,通过这一全新平台向社会全面公开,接受民众评议;代表们还将通过此渠道听取和了解更多的社情民意,作为来年参政议政的鲜活事例。这一举措受到广大网民热烈欢迎。另外,广西、上海等地也都通过官方网站举办了多场政协委员“网上议政”活动,让政协委员与网友通过网络充分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两会”的关注度。
三是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记者提问。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会议方都要主办数场新闻发布会,就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解答。这一形式也出现在今年地方“两会”上。比如,重庆市“两会”期间就举行了两场新闻发布会,向社会介绍了重庆“十一五”规划及三峡移民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而山西省“两会”结束后,新当选的省长于幼军接受记者采访更是被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于幼军表示,在落实“十一五”规划上,将重视制度的作用,包括在各级政府中建立起行政首长问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以及行政不作为和行政过错追究制等,靠严密的制度、严格的管理和严明的纪律,使大家都不敢懈怠,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
这些形式对扩大公众知情权、积极参与公共决策、促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等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各地政府今后施政产生重要影响。(领导决策信息首席时政观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