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
萧灼基(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教授)
林哲龙(全国人大代表、福建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党支部书记)
张立勇(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陕西省咸阳市委书记)
关注理由
近几年,在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支持下,农民收入增长扭转了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2004、2005两年平均增幅6.5%,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255元。但是,应清醒地看到,农民增收困难,仍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存在。
增收:困难不少前景广阔
市场意识、自身素质、政策扶持缺一不可
萧灼基:目前,农民收入刚刚走出增长低速徘徊的状况,还面临不少困难,比如,农产品价格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攀升等。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国家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金偏低,农民遭受一定的损失。农民工工资比城市同等劳动力的职工低,同工不同酬等等,都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提高。
林哲龙:增加农民收入,政府支持和农民自身的努力缺一不可。当前,政府的支持更为重要。比如,很多农村有适合当地实际的项目,但由于缺少启动资金,使得生产难以发展。如果政府能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多扶持,就能促进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
张立勇:农民缺乏的是走向市场的桥梁,缺乏进城务工的技能。这几年,我们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每年都有20万人次,促进了劳务输出,去年90多万人出外打工,今年可达100万人。针对农民缺乏走向市场的“绿色通道”,我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果蔬加工方面引进了汇源、通达等几个果汁加工龙头企业,以前残次果一斤只卖8分钱,经过产业化加工,现在能卖到4角多。
减负:要“少取”更要“多予”
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林哲龙:这两年国家减免农业税,农民负担减轻了不少。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活改善了不少。但也还有一些实际困难,例如,很多农村干部现在每个月的工资很少,没有养老金和医疗保险,一旦丧失了劳动能力,从岗位上退下来,很可能陷入贫困。只有解除了这些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工作中去。
萧灼基:国家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多予少取”政策,在“少取”与“多予”上,“少取”是有限的,“多予”是无限的,“多予”就要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我建议,在“十一五”期间,财政支农比重至少要达到总支出的10%。而且,“多予”的重点是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和基础设施,比如治理江河,治理沙化,防止水土流失等,所需投资大,如果没有财政投入,仅靠农民家庭或农村集资是完不成的。
张立勇:各级党组织在“多予”方面大有可为。比如,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使农村党员走在治穷致富队伍的前列。目前,活跃在咸阳市农村基层组织的经济能人有12000多名。从2004年底开始,我们就注重从在外打工、办企业的人员中,选择政治素质较好,有带领群众致富愿望的人重点培养。到目前为止,已有4000多名经济能人回到农村投资创业,为群众引进致富项目2100多个。
扶持:建立长效机制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农村金融
林哲龙:农民增收应多措并举。一是建好一支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干部队伍。二是形成一个群众满意的村“两委”工作制度,给群众明白,让群众信赖。三是走一个路子,即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道路。否则靠单个农民的“小打小闹”,农民增收就没有后劲。四是抓准一个项目。各地都有独特的地域优势,我们村的优势是海洋资源,抓住海洋养殖这个优势,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我们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1万元。
张立勇:各级政府在帮助、带动农民增收方面责任重大。重点在引导扶持,而不是包办代替。提高农民收入需要政府投入起到先导和示范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投入。无论是发展生产,还是建房都要尊重农民自己的选择,不能搞花架子。
萧灼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一定要着眼根本和长远,发展农村教育,就是最具根本和长远的事业。要与“放活”相结合,引导农民走向市场,依靠市场机制选准投资项目,开拓致富道路。凡是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生产经营项目,凡是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和吸纳劳力的项目,都要允许和鼓励农民开发,真正把农村经济搞活。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险,将多种金融手段应用到农民增收上来。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06日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