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多年来一直是“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今年,“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等新举措出台,更让代表委员们心潮澎湃。他们说,这一举措预示着真正的义务教育即将到来。
意义“一个划时代的决策”
“免除学杂费,这个决策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决策,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意义的、体现对农村关心的具体措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兴奋地说。
他指出,《义务教育法》出台这么多年,但是没有真正得到很好的落实。从小学开始,尤其是农村的中小学,很多孩子辍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软刀子,一两年可能看不到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从长期来讲就会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造成致命的伤害。”不能简单地把这项措施评价为减轻农民的负担,实际上它是涉及到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国策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决策的重要意义。
作为西部省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将在今年得到免除。“对广大农村的孩子来说,真正的义务教育开始到来了!”人大代表、宁夏社会科学院院长吴海鹰说。
献策老教师为“攻山头”支招
最需要教育资源的地方,往往最缺乏教育资源;最需要接受教育的群体,往往离教育资源最远———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已成为困扰中国教育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
人大代表王秀君,这位在山东的中学教了30多年语文的老教师对此深有感触。王老师认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有其历史原因:改革开放初期,为尽快培养出国家建设急需的人才,在当时条件下,只能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创建一批重点幼儿园、小学、中学。这一做法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做出了贡献,有其合理性,但也带来了山头林立的局面。“现在,已经到应千方百计把自己树立起的山头给攻下来的时候了。”王秀君说。
如何“攻山头”,王老师给出答案:要促进教育要素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流动,拉平差别。城乡师资水平有差别,城里和农村老师待遇上悬殊,这是客观事实,能否实行这样一种制度:有到乡下支教的经历,才能获得在城市任教的资格,而农村的老师如果教学成绩好,就有资格到城市教书,以此来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藩篱。
目标全免费、均衡、高质量
什么样的义务教育才是真正的义务教育?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思考了很久,他说:“我所期待的义务教育应该是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应该是均衡的义务教育,应该是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周洪宇接下来解释,全免费是指把义务教育作为纯公共产品,应该是由政府来提供。他所期待的义务教育,第一是对所有的学生免费,不仅是对贫困生;第二,免学费、免杂费,还要免教科书费,再加上对贫困生补伙食费。
周洪宇说,义务教育的均衡又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必须在资源配置包括经费、教师、设备这3个核心方面均衡配备。另外,教育质量也要均衡,要建立起基本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除了学习上的均衡,还要考虑到学生人格成长、动手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均衡。还有一个就是城乡之间要均衡。
链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大力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明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温家宝指出,要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此,今后5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温家宝还说,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