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29日发布的今年第2号审计公告显示,青藏铁路施工期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实现,环保工作达到了预期要求,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我国重大建设项目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青藏铁路沿线珍稀物种丰富,生态类型独特、原始,环境敏感,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在青藏铁路建设中能否有效保护沿线生态系统和冻土,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为此,审计署于2005年三季度对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青藏铁路建设单位认真贯彻环保要求,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安排和落实了环保措施相关投资15.4亿元;总指挥部和拉萨指挥部按照先验工后计价的原则,及时拨付了环境保护相关资金。
审计调查未发现严重违规使用资金问题,资金使用效益是好的。至2005年6月底,已完成环保投资14.5亿元,完成率为94.1%,高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完成率,基本实现了施工期环境保护目标:
——在动物迁徙所经路线设置的33处野生动物通道已全部建成。审计实地调查的4处通道,全部达到预先提出的技术要求。
——全线实施完工的相关防护设施工程基本都在要求长度的两倍以上,弃碴挡护率达到了100%。
——全线建成总长68.34公里的161座代路桥、137.68公里片石路基、36.19公里热棒路基和159.81公里碎石护坡,冻土保护措施全部完成。
——全线建成总长10.56公里的20座代路桥,抛填片石和换填渗水土达7.2万立方米,湿地保护措施全部完成,保持了湿地地下水的连通。
——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提出的集中收集、外运或处理污染物的要求。
——全线建立环境保护管理组织体系,实行环境管理责任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制,对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分层次环保培训。
审计调查也发现了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如部分环境保护工程款计算不实,环境监测还有一些薄弱环节,部分临时工程设施移交和保留不够规范等。对于这些问题,铁道部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