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小泉首相仍在那里喋喋不休地为他的参拜之举辩解,但是这种辩解在其国内外舆论的指责和压力下愈来愈显得苍白无力;麻生外相也仍在那里说着一些违反外交常识的话,此公外交外行,已传为国际外交界之笑谈。
随着小泉卸任日期的临近,日本国内政财界围绕小泉后政权花落谁家的角逐日趋激烈,有心维护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有识之士,则不再对在小泉任内改善中日关系抱有幻想,而把眼光,放在了小泉之后。
日本媒体注意到,今年2月,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在会见日本日中协会会长野田毅时,曾表达了一种判断,即:由于小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在其任内中日关系改善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今年3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记者会上对中日关系提出的三点意见,也被日本媒体解读为,中国正谋求在小泉之外改善中日关系。入春以来中日之间频繁密集的官方来往与非官方交流,亦确实为这些解读提供了诸多注释。
到本刊截稿时仍在紧锣密鼓操作之中的日本七团体集体访华之举,是这些注释中相当重要的一条。一些国际问题观察家用“沉舟侧畔千帆过”来形容当下的中日交流。
3月16日下午,《环球》杂志记者专访中国对外友协陈昊苏会长时,看到他办公室的黑板上写满了各种行程安排,排在前面的一条是:3月31日至4月1日,桥本龙太郎等日本七团体(负责人)访华。
这七个团体分别为日中友好协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日中友好议员联盟、日中经济协会、日中协会和日中友好会馆。
在中日高层交流基本中断、中日关系陷入僵局之际,这七个对华友好团体首次联袂访华,格外引人注目。
七团体联袂访华并非突然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建交后为培育和发展两国关系,大规模的民间交流活动从未停止过。这次日本七团体决定集体访华,备受关注,并非仅仅因为其团体多规格高。一些观察家认为,这次活动实为中日两国有识之士为小泉后中日关系改善谋篇布局的一部分,其象征意义不可低估。
中日民间交往由来有自,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提出了一个“以民促官”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方针,也得到了日本方面的积极回应,比如说LT贸易,就是廖承志(L)和安崎达之助(T)促成的,后来举行的各种贸易活动,都搞得很好,中日复交以后签订的日中友好条约也是靠民间交流推动的。
当时,中国政府为了中日长远友好采取了宽大为怀的做法,放弃了战争赔款,教育了很多战犯然后把他们送回去。周恩来总理提出对日“区分论”,说我们要把日本的战犯和日本的普通老百姓区分开来,日本老百姓是参与了战争,是战争机器的一部分,甚至是炮灰,但是他们和发动战争的罪犯是不一样的。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高洪说,这是中日两国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推进关系发展的很好方式,后来中日复交后,民间、官方两条管道并行,一起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小泉坚持不断地参拜靖国神社,以及日本官方的一系列错误言行,导致中日关系不断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中日民间大规模交流活动一直在进行,维系着中日关系的基本温度。
2001年,两国友好团体联合发表《新世纪中日民间友好宣言》,2002年中日友好协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举办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大型招待会。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村山富市,前副总理后藤田正晴以及各友好团体负责人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2005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个重要和敏感的年份,中日友协等中方35个民间友好团体同日中友协等日方25个民间友好团体经协商决定发表《和平与睦邻友好呼吁书》。4月12日,中日民间友好团体代表会议在东京举行。中日友协会长宋健率团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出席大会并致词。会上,中日双方代表一致通过了《和平与睦邻友好呼吁书》。
会后,日方举行庆祝招待会。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参议院议长扇千景、外相町村信孝、前首相桥本龙太郎、村山富市、羽田孜及多名国会议员和各界友好人士约400人出席。
这次来华访问的日本七团体都是中国的老朋友,他们和中国的渊源很深。除了这些老朋友外,在中日关系陷入低潮的背景下,中方也在开始着力结交一些新朋友,开拓新的民间交流渠道。
日本的言论NPO就是其中一个。言论NPO是日本的一个精英组织,是一个非盈利团体,供日本的精英人士在这里讨论国家大事,给政府提供方向性的意见并以此施加压力。言论NPO的亚洲战略委员会里都是一些很资深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
2005年8月,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活动纪念年,言论NPO和《中国日报》在北京合办了“北京—东京论坛”。目的就是讨论怎样打破中日僵局。
据言论NPO理事、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介绍,论坛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探讨日本的未来以及与亚洲的关系,“中日关系走到如此糟糕的境地,对日本的未来、对亚洲的未来有很大影响。我们感到有必要给中日双方提供一个高层人士能够直接对话,能够自由讨论问题的平台。”
周牧之介绍说,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等参加了会议,不像以前那样说完话就走,都是从大会到分会一直盯着下来。中方共40人发言,日方代表则有30人。双方都在自由讨论,没有书面稿,“论坛开得很火,不光是中国、日本的媒体,欧美的媒体也很关注,因为像这样形式的平台过去没有,日方人士不是中国问题专家,他们在真正考虑日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