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教育如何才能让人民满意?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必须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在制度、投入和环境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努力实现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三大任务:普及、发展、提高
说到三大任务,周济表示,一是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继续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确保2007年完成西部“两基”攻坚任务,到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以上。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障学校正常运转,保障学校基本建设。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使所有学校符合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达到基本教育质量要求。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当年招生达到800万人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高等职业教育定位更加准确,质量进一步提高;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参加人次和质量明显上升。
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保持规模稳步发展,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学术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推动高校以教学为中心,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评估,加强实践环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实施好“211”和“985”工程,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突出科技创新,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使之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三项措施:制度、投入、环境
“上学难、上学贵”是目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此,周济表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当前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中矛盾和问题的反映,有的是大发展中伴生并发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时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今后还会出现许许多多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
周济表示,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这些问题,必须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力度,在制度、投入和环境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一是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抓紧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特别是困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期性困难和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发展教育的新模式;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良性机制。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育管理。依法加大教育投入,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同时,继续拓宽筹资渠道,健全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教育。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是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周济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充分开发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袁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