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要致富,先通路”。今后5年,交通部将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末,使全国具备条件的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交通保障。
记者8日从交通部获悉,为贯彻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交通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制定落实措施,确定了在“十一五”期间将重点抓好的“八件实事”。上述“通路”承诺就是其中的一件。
对广大农村地区的老百姓来说,还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措施值得期待。交通部说,“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实施农村渡口改造和渡改桥工程。通过渡口、渡船改造和以桥代渡、以路代航等措施,切实解决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水网地区、江河两岸和海上岛屿居民过渡难和渡运安全问题,让农民群众过安全渡、乘放心船。
要积极推进县乡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对已有县乡公路的急弯、陡坡、险要路段及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逐步进行整治,提高县乡公路的行车安全性。
要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做到路通车通,路、站、运同步发展,加快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合理安排线路,推广安全、经济、适用车型。同时,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让农民群众出行更安全、更便捷。
要不断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提高全国“五纵两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运行效率,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确保鲜活农产品高效、低成本流通,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要有效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保障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完善养护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相关报道: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既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2006年要特别抓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考虑到交通管理要由一家管理,解决多家“扯皮”问题,原来农用的四轮汽车、三轮汽车都要划为汽车类,这些都完成了调整。农用三轮、农用四轮,统一归为“低速载货汽车”,以后没有农用车的概念了。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尽管我国财政正在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变,但农村公共产品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渠道分散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农村落后于城市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观,表现在四个“错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