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环保总局获悉,“十五”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调查显示,多数公众认为,与5年前相比,自己所在城市的环境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据介绍,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空气污染程度有所减轻,大、中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酸雨区范围基本稳定。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全国地表水达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有所增加。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没有进一步恶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有较大的提高。危险废物和医疗垃圾处置得到了充分重视,建立了一系列技术规范。进口废物的环境管理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国已建成的噪声达标区面积有明显增加,道路和区域环境噪声管理不断加强。
“十五”期间,国家以西部大开发为重点,加大了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国家控制的污染物排放增长趋势得到初步遏制。2005年,全国烟尘、工业粉尘、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及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00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初步控制,但煤炭消耗量的大幅度增加使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有所增加。 “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和各地重点治理项目实施都取得了程度不同的效果,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循环经济的理念得到全社会的共识,启动了一批循环经济的试点,近千家企事业单位获得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2000多种产品获得环境标志,涌现了100多个生态农业县,17个生态工业园区,32家环境友好企业。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或城区已从2000年的19个增加到2004年的47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