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考试分数低的学生。以升学率、考分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水平和学生优劣的根本指标,就无法不产生“差生”。社会力量热办择差教育的现象对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警示:教育就该有教无类,教育的字典里不应有“差生”二字。
民办择差教育学校现象是对现行普通中小学教育的一种补缺,其创新精神令人钦佩。他们的实践表明,经过这些学校挖空心思的“打磨”后,多数曾不爱学、学不好的“差生”学习热情和成绩明显提高,重返普通学校。这说明,那些被普通学校视作“差生”、处于被放弃边缘的学生其实并不差,只是不适应现有的教学模式而已。
民办择差教育学校现象也令人感到遗憾。他们对待“差生”其实并无特别的办法,无非是以情感教育、鼓励教育、人文教育等手段耐心地因材施教。这是所有普通中小学都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但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面前,为了追求高升学率,争“出彩”的教学成绩,一些普通中小学对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厚爱有加,对分数靠后的学生听之任之,有的甚至劝“差生”退学。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教育成了针对高分学生的教育。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不愿教的老师。当前,我们需改革普通中小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改变对学生优劣的评价依据,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消灭“差生”现象。
目前,主管部门对民办择差学校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监管。择差学校暂时还是对基础教育的一个有益补充,但主管部门还须引导其以社会效益为先,不可偏离教育本色,防止重蹈南洋学校的覆辙。(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