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我国农产品"净进口"格局形成 国际竞争压力剧增

www.zjol.com.cn  2006年04月19日 15:42:0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口达280.3亿美元,首次出现46.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2005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贸易逆差仍达11.38亿美元,我国已由农产品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在不久前中国社科院于郑州举办的全球化与农村发展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指出,今后,中国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将全面提升,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变。

    农产品进口压力增大 贸易逆差将成常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说,从2005年开始,中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基本结束,农产品关税已降至承诺的终点,即由加入WTO前的23.2%,降至15.35%,远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比欧盟还要低5.75%,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总水平最低和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说,加入WTO五年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蔬菜、水果、畜产品等,而进口的主要是作为工业原料的大宗农产品。

    程国强指出,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意味着中国农业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一些对国内农业有利的因素将逐步消失,一些深层次的不利因素正在显现。

    一是农产品进口压力增大。程国强说,自2004年起,我国粮食等重点农产品关税配额数量已达最高点,今后将继续持续这样的高水平。小麦关税配额数量达963万吨,玉米将达720万吨,食糖达194万吨。2005年,中国取消羊毛和毛条的进口指定经营制度;2006年,中国取消植物油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对国内大豆、油菜籽、花生等的生产、加工业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

    二是贸易逆差可能成为常态。程国强指出,根据我国农产品供需结构和资源禀赋判断,今后我国农产品将呈现大进大出的趋势,农产品贸易逆差将成为常态。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巡视员张红宇说,我国粮食要自给,工业原料型农产品供给又要保障,农民还要通过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实现增收,在有限的18亿亩土地上摆平这三大问题,是一个战略性难题。

    三是国际风险防范和管理难度加大。程国强指出,目前,国际农产品市场风险复杂,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风险挑战,防范和化解难度日益增大。

    跨国公司带来“产业体系”竞争压力

    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丁力说,在加入WTO的谈判中,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国外成熟的农业产业体系对中国农业的竞争压力。近年来,这种压力已通过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体现出来。

    比如油脂业,以美资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在沿海建立了一大批合资企业,现在全国大型油脂企业,只剩一家没合资。合资企业大量进口美国大豆,目前东北大豆1.1元/斤人家也不要,有价无市,对中国大豆产业形成巨大冲击。据了解,2004年4月底,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急剧波动,市场风险通过跨国公司的营销链条迅速传递到国内市场,导致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全面亏损,损失在50亿元以上。

    丁力说,目前,国内大型奶业企业,除了伊利公司外,其它都是合资企业。外资利用宣传机器,反复宣传还原奶同鲜奶没差别,从而向中国大量倾销奶粉,一方面导致中国奶业水平提高不了,另一方面还导致鲜奶“过剩”,奶农倒奶。

    丁力指出,一些跨国公司对化肥、农药、农机等服务体系也相当看好,准备进入这一领域。一些外资企业表示,如果开放农机服务领域,中国就不用再搞跨区麦收作业,他们免费提供类似服务,这样一来,中国现有的农机服务体系就可能被冲垮。

    丁力说,国际超市巨头,对中国农业产业威胁也很大,他们通过超市体系在农产品、食品流通业中形成“垄断”。超市巨头进入中国后,利用先发优势,制造规则,比如超市系统的“3个月后付款”等规则,就是跨国公司引来的。这些规则对中国涉农企业形成相当大的压力。一是产品进不了超市,二是由于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实现先供货后付款,在这种局面下,一些国内涉农企业只得自己办流通渠道。

    加快农村产业组织创新破解规模经营难题

    程国强指出,今后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将趋于复杂,中国将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等将成为今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壁垒。今后一个时期,既不利于中国发挥优势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也可能由于农产品进口剧增,对国内农产品市场造成冲击。一些专家指出,在这种复杂背景下,我国应加快农村产业组织创新,破解规模经营难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说,世界农业经营模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公司化农业体系,特征是大农场、规模化经营;另一类是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综合农协体系。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下,以小农经济的基础去照搬欧美模式,其结果是灾难性的。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应借鉴“综合农协”模式。

    据了解,日本和韩国的农业协会可以对农户从农资供应到产品销售、从生产到消费提供信息流、物资流、金融流等全方位服务。在日本,农户需要的各类农资由农协统一向工厂订货,并送到农户;而农户生产的产品,由农协到市场销售;销售收入所得存入农户在农协的帐户,农户用钱时到农协支取,不用时则存在农协生息。有的农协还经办商场,商品按批发价,还承担农民生产、生活、及各类保险。

    国家发改委研究员姜长云认为,农民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分散小农而言,可以节约闯市场的交易成本,并在生产经营服务中形成联合优势、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据了解,山东泰安蔬菜专业合作社由加工出口有机蔬菜的公司与农民联办,公司与农民组建了25个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1.6万,建立生产基地2.5万亩,成为国内最大的有机蔬菜加工出口企业,农民种1亩菜可获利2500元。

    丁力建议,在建设新农村中,国家一定要重视农业产业问题,将产业规划与农村规划一并考虑,将农业资源、农村资源的整合与产业挂钩。我国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创造,国家应进一步扶持以民族资本为主的农业企业,带动更多的农户或农民合作组织。  记者:林嵬 董振国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提出,自2005年起,我国在WTO谈判中争取的农业过渡期基本结束,进入“后过渡期”,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他建议我国必须坚持既定的立足国内生产的粮食安全战略,并将粮食安全目标按品种进行细化考量。

  程国强指出,今后,我国粮食进口将可能超出原有的粮食自给率目标,对国内生产形成冲击。从2005年开始,我国粮食进口关税配额数量每年将达2216万吨,如将配额折成原粮,包括将豆油配额折成大豆,则粮食进口配额数量达4107万吨,相当于国内粮食消费总量的8%至9%。

    如果配额量全部进口到国内市场,将产生两个重大影响:一是超出我国1996年提出的95%的粮食自给率目标;二是打压国内粮食价格,直接损害种粮农民利益。

    程国强分析,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45亿,届时,我国粮食年需求量至少为5亿吨,而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仅为4.7亿吨。从长期看,巨量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农业资源紧张的约束问题都对我国形成严峻考验。

    程国强认为,在农业国际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国必须继续坚持立足国内、适当进口的粮食安全战略。因为,除了中国,没有哪个国家有养活13亿人口的经验,没有哪个国家有管理分配占世界消费量1/4粮食的经历。

    程国强指出,目前,中国既没有像美国、法国和德国那些能够垄断全球粮食贸易的大粮商,没有类似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小麦局等贸易组织,也没有日本、韩国那样的进口管理机制,参与国际竞争的贸易主体还处于成长阶段。现有贸易基础设施也不具备承担大规模进口粮食的能力。因而,解决粮食问题还要立足国内生产。

    程国强认为,我国目前提出的粮食自给率95%的目标比较笼统,是把很多粮食品种放在一起,缺乏科学严密性。应将这一目标进行细化,具体考虑各粮食品种的自给率目标。比如,我国粮食统计包括大豆,这与FAO等国际组织定义的粮食范围差别较大。尤其是大豆早在1996年就开放了市场,最近几年年均进口达2000万吨,自给率仅40%。如果仍然把大豆作为粮食来统计,显然不利于我国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总体判断。因此,建议把大豆从粮食统计中分离出来,并从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关注的范围中剔除。

    不同的粮食品种,其生产消费结构与比较优势不同,应区别对待。如中国大米具有理论上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但国内需求庞大,世界供应有限,今后大米生产的目标应该是能够保持国内供需基本平衡。而我国小麦、玉米生产优势不足。如果把它们的进口关税配额(分别为963万吨、720万吨)全部进口,则相当于目前国内生产的11%和6%,应考虑将小麦和玉米的自给率目标作相应的调整。

    另外,玉米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玉米已很少被人食用,如果主要作为饲料产品,玉米理应放开进口。但在一些主产区如吉林等,玉米虽不被直接食用,但却与农民的收入关系很大。在发达国家对玉米高补贴、跨国粮商垄断全球贸易的背景下,如果玉米大规模进口,可能会冲击目前“北粮南运”的产销格局,导致北方玉米卖出不去,而南方却大量进口的后果,形成“南进北不出”的局面,最终损害的是种玉米的农民。  董振国 林嵬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 编辑: 何始玉
·交通部决定开放台湾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2006-04-15
·两岸民间农业组织联手推动台湾农产品“登陆”   2006-04-12
·农业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   2006-04-04
·商务部下发通知:3年内改造一半农产品批发市场   2006-02-21
·农业部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农产品市场禽流感预防   2005-11-16
返回国内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