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春的沙尘暴已渐行渐远,但与沙尘暴有关的许多疑问却未“尘埃落定”:今年的沙尘暴为何如此之凶?今后该如何有效防范?
专家会诊沙尘暴
初夏的微风并没有把人们对沙尘暴的印象吹散,沙尘造成的种种“不爽”让大家记忆犹 新,有关沙尘暴的诸多疑问仍未“尘埃落定”。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官员,请他们对沙尘暴进行会诊。
受访专家——
张小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主任 杨维西: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总工程师 陈广庭: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高焕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宗锦耀: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主任 蒋高明: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科学家
沙尘暴来势汹汹,与生态环境变化有无直接联系?
一方认为:天气和气候是主导因素;另一方认为:生态恶化罪责难逃
|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到阿拉善左旗的公路上刮起沙尘暴。 新华社记者 李 欣摄 |
|
土墙、沙路和毛驴,这就是沙源地小居民盛刚才的生活。 章 轲摄 |
|
在甘肃省民勤县,人们至今还能在消失的青土湖中找到贝壳。 章 轲摄 | 据中央气象台介绍:截至5月24日,今年我国北方共出现了17次沙尘天气过程,按强度分类,其中强沙尘暴5次、沙尘暴5次、扬沙7次,可能是近7年来沙尘天气的第二个严重年份。
张小曳认为,今年沙尘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今春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且亚洲沙尘暴源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2—3摄氏度、降水偏少五至八成,部分地区偏少八成以上,导致沙尘源区(特别是北京北方的源区)表土含水量下降明显。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天气和气候因素主导了亚洲沙尘暴的发生。我国部分地区有所发展的沙漠化过程虽对沙尘暴有所贡献,但它不是沙尘暴发生的控制性因素,不应夸大沙化土地对沙尘暴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到2000年,沙尘暴呈现为3—5年波动、总体下降的趋势。1960—1979年间的沙尘暴发生次数和强度要高于1980—2000年的平均水平。2001和2002年是沙尘暴的多发年,2003—2005年沙尘暴显著减少,2006年又有所增加。这种沙尘暴的长期变化趋势,与沙尘暴源区春季地表累积风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杨维西也持相同观点。他给出了两组数据。一组是:1954—2004年的51年间,我国北方地区年均发生沙尘暴天气的天数呈减少趋势,由20世纪的50—60年代每年19.43天减少为90年代的7.39天;而同一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沙漠化土地年均扩展速度则逐年增加,由50—60年代的年均1560平方公里扩展到90年代末期的3436平方公里。两相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沙尘暴天气与土地沙化扩展没有必然的联系。他认为,决定我国境内沙尘暴格局与趋势的主要区域是荒漠地带,而不是干旱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和草原带。
他同时认为,近几年“人努力、天帮忙”,北方荒漠化的情况与90年代末相比,是趋于好转的;国家林业局2005年发布的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表明,全国沙化土地由90年代末的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38平方公里。所以,不能说今年沙尘暴天气偏多是生态恶化的必然结果。
对此,参与国家“沙漠化”973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的陈广庭认为,“风沙风沙”,一个巴掌拍不响,沙尘暴天气是风与沙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有风无沙或有沙无风,都不会产生沙尘暴。因此,不能因为50多年来沙尘暴天气呈下降趋势,就认为沙尘暴天气与土地沙化没有直接联系。
对于近年来荒漠化由扩展转为减少的说法,陈广庭并不认同:短短四五年时间,北方的沙化面积就来了个“急转弯”,让人难以相信。他说,不能笼统地讲北方地区土地沙化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应该分地区具体而论。自2000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牧措施的推行和降水偏多的影响,内蒙古农牧交错区的植被在恢复,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是,在广大草原地区,由于超载过牧、开垦和开矿等人为因素,其生态状况是持续恶化的;在包括甘肃民勤在内的西北部绿洲,由于上游来水量的减少和地下水的过度利用,生态状况也是呈恶化趋势的。
陈广庭还认为,虽然近50年来总的沙尘天气呈减少趋势,但其中的沙尘暴却不是如此:近50年来我国沙尘暴频数的年代际变化的特征是,60—70年代波动上升,80—90年代明显减少,2000年以来又急剧增加,近几年处在新一轮沙尘暴活动的活跃期。尤其是西北干旱区,从1993年“5·5”黑风暴以后,每年都有几次强沙尘暴过程,并且有发生时间逐年提前的趋势,仅2000年西北地区就发生强沙尘暴3次,今年强沙尘暴5次。可以说,从20世纪中期以来进入新一轮沙尘暴活动的活跃期。这与我国北方地区生态恶化、沙漠化土地大面积扩散有直接关系。
宗锦耀认为,目前全国90%以上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渍化、石漠化,草原生态状况仍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