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在北京举行,吉利的展台引人注目。
展台上陈列的是吉利集团自主研发的汽车技术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第一台Z系列自动变速器;中国第一套智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中国第一台采用智能可变配气正时系统(VVT)的全铝发动机……
吉利展台的这些第一,属于我国汽车工业缺乏的核心技术。于是,汽车专业人士在这里流连忘返。的确,这些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自主创新成果,值得每一个关心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人细细品味。
如此多的第一,为什么会出现在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一家民营企业?
低成本控制的秘诀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吉利上海华普发动机公司总经理余挺谈起一件令他刻骨铭心的往事:
“刚开始,吉利豪情车用的是天津丰田8A发动机。令人无法理解的是,我们买得越多,丰田不仅不降价,反而加价。而且要先付款,也不管售后服务和索赔。为此,我专门找天津丰田发动机公司的部长及总经理,仍是无果而归。”
这件事让吉利人蓦然醒悟,自主造车仅仅掌握整车技术还不够,还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的生产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组装式生产做得越大,风险就会越大。没有核心技术,企业将很难从产业高速成长中获得合理的利益,永远都是跨国公司的“打工仔”。于是,汽车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变速器、发动机等,开始成为吉利的挑战对象。
后来又发生的一件事,更加坚定了吉利人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的决心。
吉利刚准备研制自动变速器时,曾经与外国一家生产液压油的厂家谈定了采购意向,可后来这家外国公司受到来自本国变速器生产商的压力,拒绝为吉利提供液压油。经历这一事件的吉利变速器公司总经理徐滨宽感叹:“连配套件都买不到,怎能指望别人会把核心技术卖给你?”
别人不给,出路只有自己研制。为了攻克轿车核心零部件技术,吉利毫不吝啬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终于换来丰硕成果:
从2002年吉利第一款自主研发的479Q发动机在宁波下线以来,吉利陆续开发出从1.0排量到1.8排量8款不同的发动机。2005年5月研发成功的VVT全铝发动机,升功率57.2千瓦/升,这一指标达到了国际水平。目前,吉利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发动机生产来满足配套要求,已累计装机近35万台。
吉利自动变速器从2002年10月开始研发,2005年5月实现产业化,可以为吉利各种车型配套,具有体积小、调速宽、通用性好、坚固可靠、价格低廉等特点。
EPS是吉利2004年底开发成功的。它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助力转向系统,是近年来国外中高档轿车所热衷选用的配置。吉利打算将这一系统用于经济型轿车,把先进技术真正服务于广大消费者。
在中国轿车市场上,吉利的“杀手锏”之一是低成本控制,究其原因,就是变速器、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实现了自给自足。吉利生产的自动变速器一台成本几千元,而进口一台要上万元;吉利向天津丰田发动机公司采购的8A发动机价格是每台1.8万至1.9万元,而吉利自己内部配套只需要几千元。正因为如此,吉利豪情轿车虽然售价不到3万元,但生产环节的利润率还能保持在5%左右。
从“描红”开始
变速器、发动机及EPS是我国几代汽车人试图攻克的难题。以自动变速器为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家就开始了自动变速器的研究,并且由一汽在红旗项目上设计出了第一款三挡自动变速器。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设计未能实际投产。2000年,国家在自动变速器的研究上又专门立项,安排国债资金支持研发。国外某汽车权威人士据此断言:中国人造不出自动变速器。所以当吉利提出要自主研发时,许多业内人士以为这只是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的又一句“狂话”而已。
对于这些国内具有研发实力的汽车企业都十分棘手的课题,如何下手?吉利经过整车的开发实践,已经有了一些经验。他们认为,自主创新没有捷径可走,一定要像学生一样,先描红、造句、再写短文,最后才能写大文章。如果拿钱买别人的文章,自己永远不会写。掌握核心技术也是如此,必须从原理开始,一点一滴从根本上去掌握所有的技术,而不是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把技术研究透彻了,才能灵活运用,形成持续有效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工程院郭孔辉院士认为,这正是一个企业积累技术能力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企业走向成功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
从“描红”开始的研制不仅需要韧性坚持,还需要决策者全力支持。吉利开始自动变速器研制时,第一年研究人员把全部精力放在吃透原理、设计图纸、研制试验和测试设备等方面,成果就是几百张图纸和一堆测试设备。当时,吉利公司内部也有人质疑,花了近2000万元,产品还没影,到底搞不搞得出来?但是,吉利的当家人李书福却放话说:“不把描红学好,怎么做大文章?”
徐滨宽介绍,别看第一年没有出样品,但是,研发人员通过研制和完善自动变速器研发所必需的专用测试设备,以及对大量各种样品零部件、分总成、总成的台架试验,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形成100M字节数据库,筛选出29219个标志性数据,基本掌握了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结构、匹配原则及控制规律。这些设备和数据是花多少钱都不能从国外公司买来的,必须自己一点一点积累。吃透原理之后,研发人员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研制出自动变速器,开始搭载试验;接着,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产品定型,形成行业标准和配套体系并建成年产3万台的生产线,实现产业化。
对此,吉利发动机研制的功臣余挺也深有同感。他说,吉利的第一台1.3升发动机也是搞了3年才成功,但是通过这款发动机的开发,研发人员把原理吃透了,后来研制1.5、1.6、1.8升发动机就快多了,现在,吉利的研发人员可以给任意一款吉利车配套发动机。
在吉利,无论是发动机、自动变速器,还是EPS的生产线,都是吉利人自己设计的,包括控制软件也是自己编写,多数设备是国内配套,只有少数高精度设备从国外进口。吉利自主设计建设的自动变速器生产线只花了8000万元,据说同样的生产线,国内一家著名的汽车企业想从国外引进,外国公司的开价是20亿元。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张爱群总结:自动变速器之所以可以实现产业化,打破外国技术封锁和垄断,完全得益于从“描红”开始的创新,不吃透原理是无法下手的。
怕失败就别谈创新
“要创新就得每天面对失败,怕失败就别谈创新。”这是徐滨宽研发自动变速器获得的最深体会。他说,研制自动变速器的过程充满了失败。那些日子里,如果哪天没有失败信息就是非常不正常的,甚至会担心工作是不是停了下来。第一次试车时,车就是不走,真恨不得自己下车来推它一把。变速器成了不动器,那个急啊!
“还记得失败了多少次吗?”“记不清了。”徐滨宽给记者仔细地算账,一个变速器有130多个零配件,分布在40多个配套厂,而且这些配套厂中没有一家是国企,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因为有经验的企业不会给还没有前景的产品配套。每一个零配件的开发至少有数十次的失败,变速器的壳体就经过了50多次的修改。配件满意了,还有分总成及总成试验,失败的次数就更多了,光离合器总成就折腾了五六十次。一辆车走得好还不行,十辆二十辆都走好才证明一致性没问题。从第一张图纸到自动变速器的产业化生产,近3年的时间里,110辆试验车中,跑过20万公里的就有50辆之多,坏掉的变速器有300余个。
在吉利采访,记者常听到关于成功之前失败的故事。EPS的开发人员告诉记者,控制模块是该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依据方向盘的转动力矩、转动方向和车辆速度等数据向伺服电机发出信号和指令,当汽车直行时,不提供助力,不会消耗发动机动力;车速越高助力越小,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比如控制模块的软件,研发人员通过近3年的试验,对大量采集的数据进行运算、分析,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有时甚至几近绝望,但最终还是确定了一套精确的技术参数和合理的数学模块,经台架和路试等检测试验,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令人欣慰的是,吉利有一个宽容失败的好环境。在科研人员每一次经历失败的挫折时,李书福总是鼓励,并问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在他的眼里,失败并不可怕,每失败一次就意味着离成功又近了一步。的确,正是无数次的失败才铸就了吉利今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