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城豪华的“总统套房”内,烟雾缭绕,音乐声震耳欲聋。30多个年轻人眼神迷离,神智混沌,有的横七竖八地蜷缩在包间的沙发上,有的兴奋地随着音乐狂舞,桌上残留着K粉的痕迹。
过生日请好友一起吸毒
“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7岁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缉毒民警刘楠仍心痛不已。6月12日23时许,刘楠所在的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缉毒大队抓获35名聚众吸毒者,竟全都是些十几岁的青少年,其中还有5名在校学生。
“有同学打电话,说有朋友过生日,叫我去High,我便又叫了两个朋友去了。”西安市某中学高二学生小辉说。在缉毒大队的笔录室里,他讲述了自己前一夜的赴会经过。
“大家先是喝酒、唱歌、看世界杯,后来有人喊了声‘没点刺激的真没劲!’,两个过生日的东家就买来了K粉,请大家‘嗨’。”
他们把K粉掺进酒水里,倒到嗨盘中,逐一请到场的同学朋友“嗨”。为防止被警方发现,他们还有明确分工,当大部分人聚在一起“嗨”粉时,便派人轮流把守在包间门口望风。没想到,最终还是被警方抓住了。
“我不吸怕朋友说不给面子”
小辉说,其实自己和过生日的两名辍学男孩并不相识,是因为有同学叫就跟着去了,“反正有的玩,捧捧场而已。”小辉说的这两个辍学男孩,一个17岁,初中毕业,一个18岁,高中未上完,因平时家里管不住,两年前便辍学开始混迹社会,跟着一些无业青年经常出入摇吧、酒吧等娱乐场所,很少回家。为了在道上混,撑面子乍势,谁交的朋友多、谁玩的东西“新奇、刺激”,谁就是“老大”。此前,二人就曾跟着朋友“嗨”过粉。
在校学生小青也参与了吸食K粉,原因是“大家一起聚会,别人都‘嗨’了,自己不‘嗨’怕朋友说不给面子。”“知不知道吸食K粉是违法行为?”民警问。小青困惑地摇了摇头。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参与聚会并吸食毒品的大多数青少年都是抱着这种心理,岂不知,已在不知不觉中误入了歧途。
据查证,被抓获的35人中,有32人吸食了毒品。小丽知道那些“白粉粉”是害人的毒药,借口不舒服没有吸,但也没有出面阻止。“别人吸我不管,只要我不吸就行。”小丽说。
“在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他们不认为关心别人是应该的。”刘楠感慨地说。
据警方了解,这些孩子全部是独生子女,要么过早辍学缺乏父母管教,要么是单亲离异家庭,缺乏家庭的关心和引导,致使他们结交了不良朋友误入歧途。
涉毒低龄化趋势应引起关注
6月14日,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2条,对参加吸食毒品的30余人作出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后,这些青少年分别被父母、朋友领回了家。
主管侦破此案的莲湖分局副局长赵小奇告诉记者,从2003年开始,全国公安机关将禁毒重点从传统的植物毒品转移到K粉(氯胺酮)、摇头丸(甲基苯丙胺)等新型化学毒品。这些新型毒品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青少年就更不懂了,其特点是能迅速使人产生兴奋、迷乱,服用后摇头幅度大、频率高,有强烈幻觉,严重损害脊椎、心、肺器官以及中枢神经,过量吸食还会导致猝死。它们比传统毒品成瘾慢,但上瘾后更难戒断。
“对于寻求刺激、好猎奇、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而心智又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喜欢与朋友一起玩刺激,看见别人吸,自己就好奇,一来二去就吸上了。”赵小奇说,新型毒品的消费群呈现低龄化趋势,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也只有30岁左右,多是在一些KTV、慢摇吧等娱乐场所集体吸食。青少年一旦沾染上毒品,便会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巨大危害,走上偷盗、抢劫、淫乱等违法犯罪道路,应当引起政府、社会和家庭的高度重视。(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