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官职最高的博客主”,廖新波的个人博客在网上被置顶推荐
广东卫生厅副厅长网上开博客成官职最高的博客主
紧张的医患关系在网上缓解卫生部门强调“网上问诊”仅限保健咨询
本版撰文时报记者游曼妮通讯员黄桃园苏育敏
本版摄影时报记者朱元斌
卫生厅副厅长开博客、保健医生建网站提供免费咨询、乳腺癌大夫的公开QQ号、手机号码……记者最近发现,一种新型的网络医患关系在广州方兴未艾,医生自称“在网上受人追捧的感觉好像明星”,卫生厅负责人支持医生的网上义务服务行为,同时强调“网上问诊”限于一般保健知识咨询,不宜开药治病。
年轻妈妈有了网上俱乐部
网站:广州宝宝网
网址:http://www.61hih.com
站长:广东省妇幼保健医院儿童保健科林少勇医生
人气:近22万浏览量,8500个注册网友
近22万的浏览量,8500个注册网友,这是广东省妇幼保健医院儿童保健科林少勇医生和大学好友努力一年半的心血结晶。在广州各大社区,林医生的“广州宝宝网”(http: www.61hih.com)人气高涨,年轻妈妈们事无巨细全找林医生救助:“林医生帮帮忙吧,急死了,怀疑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吃蒸的蛋黄和混在粥里煮的蛋黄有区别吗?”、“宝宝应该睡亚麻席子还是竹席?”上个月林医生家的电脑出了点小问题,事隔几日他重新上线,妈妈们呼声一片:“没有你的日子,宝宝网好像缺点什么”、“林医生,等你等到花儿也谢了。”受拥戴程度可见一斑。
自掏腰包注册宝宝网
广州宝宝网比林医生自己的宝宝只小半岁,但酝酿了却近4年的时间。林医生大学毕业后在省妇幼儿保健科上班,他发现家长们带着宝宝看门诊,15分钟还没把细节说清楚,后面的病人就急着催了;孩子发烧用了一天的药没降温,爸妈心急火燎地又跑回来责问医生怎么回事。他认为,其实常见问题完全可以在网上写清楚让家长们消化,但不少儿童保健网站都难以令人满意:多数在线咨询往往是网友发个帖子,但一个星期都不见有回音;还有挂着专家咨询的名号,贴出来却是教科书内容。
他和在防疫站工作的同学“小华佗”做好充分病例累积后,自己花钱注册了广州宝宝网,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在各大论坛“自我宣传”,最终以专业、临床经验丰富、回复及时赢得了网友青睐。最高峰的时候,网上一天点击量过万,新帖200多条。
寻到门诊没有的“享受”
白天在医院上班之余,林医生每天平均要花两个小时回帖,40条帖子的回复量相当于他一个上午的门诊量。“儿童保健知识很合适在网上推广,加上妈妈们的互动,一个话题可以让很多家长受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很有效。”林医生还感受到:“在网上当医生很有明星的感觉,大家都是朋友,格外尊崇你的专业知识,经常会被妈妈们请去参加家庭聚会。但在门诊,时间紧心情焦虑,就很难有这种‘享受’了。”
有了网上的“名望”,很多妈妈不惜路途遥远专程到省妇幼医院找林医生,这样的妈妈一个月起码在50个以上。由于受过“普及”教育,家长会做好功课直奔主题而来。林医生也很乐意为网友们服务,宝宝在医院做保健检查后3天,他就把化验结果在网站上发给妈妈,省得妈妈再跑一趟。
医院领导很支持林医生的“网络义工”行为,认为这不影响正常工作,还有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卫生厅副厅长:博客像是我儿子
博客:医生哥波子
网址:http://blog.sina.com.cn/m/liaoxinbo
博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
人气:浏览量近17万
“医生哥波子”在新浪博客上自我描述很平实:“医生哥波子,廖新波是也。广东台山人氏,属猴,狮子座,性情率直温和。”但媒体的焦点每次都集中在他的职务上: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这也是他在新浪博客网页上被置顶推荐的原因。
作为“官职最高的博客主”,廖新波在这块私人空间里完全没有官员的架势,反而有种成年人少见的可爱:“我像看儿子一样看着我的博客”。
和老友吟诗作对,与网友讨论儿时摘黄皮的趣事。一名读高二的网友“珊珊”正为选择专业苦恼,成为MSN好友后,他站在父辈的立场为珊珊出点子。
当然,这个向公众开放的平台,始终还是绕不过卫生厅副厅长的工作内容。齐齐哈尔制药二厂假药事件发生后,廖新波被任命为工作小组组长,即使忙得焦头烂额,一有空他还是会回到博客上写几句话,“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让大家了解事实”。普通网友追问事件进展,记者在网上想要得到一丝线索,律师留言和他探讨合理的赔偿方式……廖新波的态度很平民很“网友”:几乎是有问必答。
虽然很想在网上最大程度地表达真实的自己,但廖新波还是“被迫”要有所斟酌:“博客不是一个新闻发布平台,我个人说话的地方不想被误认为工作中的决定。假药事件很多人关心赔偿问题,我只能模糊地说‘可以赔’。受害人有轻有重,该怎么赔我不能随便开口,有时一片好心也会引起误会。”
博客开到今天,廖新波很坦然地告诉记者:“我的博客上任何讨论都可以进行。我只删过一条留言,因为那涉及到对别人莫须有的人身攻击。陌生人可以通过博客慢慢认识我,也能让大众对医疗制度有清楚一点的认识。”廖新波很认同博客在大众传媒中的积极功能。
医生网站人气远超医院网站
但医疗风险不容回避,“网上医生”有待立法
学病理出身的廖新波和网络有着不解之缘,当初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当副院长时,就带头创办了“我是医生”网站。对于广州这两位医生自建网站与患者交流的做法,他表示支持:“如果医生办网站的原始目的是为了让病人更好地了解疾病,了解医院,这种行为我很赞同。医院的环境和工作要求,使得医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患者细聊,这一缺憾可以在网上得到弥补,对促进良性的医患关系有益处。”根据他的经验,医生个人网站的人气往往远高于过医院的“官方网站”,那是因为医生个人投入热情高,医院网站的设计通常缺乏互动性。廖新波支持发展网上和谐的医患关系,但他不鼓励医院盲目地硬性规定医生为了网站加班。
医生上网开诊,会不会存在医疗风险?廖新波认为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他称医生在网上可以做一般的保健咨询,但开处方则不成熟,“网上看病如隔山打牛,很多具体的症状病人根本无法描述准确,如果要发展到视频看病,则需要细则的法律条文支持。”省妇幼保健院的林少勇医生告诉记者,他会向网友推荐适宜的保健品,遇到非常普通大感冒发烧会介绍一些常用方法,个体化的病例均会建议上医院到对应科室就诊。
医生网上开诊病友来做版主
网站:乳腺癌康复在线
网址:
http://breastcancerol.com
站长: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乳腺科主任郭智涛
人气:3万浏览量
“郭医生,我已经做了半年化疗了,现在能吃木瓜吗?”正在接受采访的省第二中医院乳腺科主任郭智涛不断接到这样的电话。郭医生对记者表示歉意后,转头向电话里的病人交代各项注意事项。
患病女教师建乳癌QQ群
和林少勇医生一样,郭医生也是自费建了一个非盈利的网站——“乳腺癌康复在线”(http://breastcancerol.com),近一年的时间累积了3万浏览量,聚集了天南地北的乳腺癌患者。
网站主页清晰简洁,从乳腺癌自查、治疗的最新资讯到一周营养食谱都应有尽有。在BBS里,郭医生的病人各司其职担当版主,有的负责收集乳腺癌患者勇斗病魔的文章,有的专职贴五花八门的幽默图片,最受追捧的当然是郭医生的“专家门诊”。“做完手术多长时间可以打羽毛球?”“纤维瘤切除后还会复发吗?你说增生病人应戒烟酒,包括红酒吗?中药什么时候吃好?”郭医生在一一作答之后,还会附上一句声明:“以上是本人立场观点。”
在页首滚动信息中,有几行字特别引人注意。郭医生将自己的手机号码、QQ号都公之于众,还特别推荐了一个年轻乳腺癌患者的QQ群。这个名叫“青年同盟会”QQ群,里面现有100多名35岁以下的乳腺癌患者,由韶关一名26岁的女教师创建。她网名叫做“顺子”,生完孩子半年后发现患上乳癌,在当地做了根治手术后,目前正在接受化疗。经历了开始最痛苦最难熬的那段时间,顺子决心直面病魔斗争到底。她不仅成了郭医生网站的常客,还特意申请了一个QQ群,将五湖四海的年轻乳腺癌姐妹召集在一起。
年轻患者特别依赖网络
每天晚上7~8点是QQ群里人数最多的时候,郭医生会选择此时上去和她们聊天。“这些患者特别依赖网络,她们年轻,心理压力尤其大,不仅在网上焦急寻找最新的治疗方法,也只愿意躲在网络世界里和同病相怜的人沟通。”郭医生几次动员病友门网下见面,参加户外活动,但直到现在还没得到响应。
让郭智涛感到欣慰的是,网站现在办得小有气候,不少乐观外向的中老年患者把网上的聚会发展成现实的集合。省第二中医院乳腺科成立了一个粉红丝带合唱团,每周在网上通知活动时间,还把练习的作品做成音频放了上来。6月的一个周末,在郭医生这个“领队”的组织下,病友们兴致勃勃地组团去南华寺祈福旅游,一个长期失眠的大姐路上找到了倾诉伙伴,玩得十分尽兴,回来一周都没有再靠安眠药睡觉。这些令人感动的片断都成了网站最近更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