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看不见的白鹅”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方静:
四川省南溪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这里出产的四川白鹅全国有名。南溪县目前还有30个贫困村,有4万多人生活困难。为了让这部分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几年前,四川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0多万元,在南溪县实施了为期四年的白鹅养殖扶贫项目。目前整个扶贫项目已经基本结束了,并且通过了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那么这些白鹅真的让农民脱贫了吗?
解说:
裴石镇长兴村是南溪县白鹅养殖扶贫项目的示范村,也是南溪县展示扶贫成果的窗口,经常有上级部门来这里参观和检查。从南溪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和县畜牧局共同编制的扶贫项目验收总结材料上,可以看到养鹅给长兴村带来的好处。这份材料表明,2003年长兴村共有38户村民饲养了四川白鹅,每户饲养白鹅都在600只以上,每户平均实现纯收入4400多元,但是一名叫郭战胜的养鹅户却告诉记者,他家从来就没有养过那么多鹅。
郭战胜四川省南溪县裴石乡长兴村村民:
我们这个生产队最多的就是我家。
记者:
最多还是你们?
郭战胜:
对,就40只(白鹅),其它的就是20只、30只。
解说:
郭战胜说,当年他贷款600元,买了40只白鹅,扣除成本后勉强保了个本,根本不可能有几千块钱的纯收入,那一年他们全族养的白鹅加起来也就100只左右。而一些贫困户,虽然被列在了名单上,但是并没有享受到扶贫政策,像长兴村二社村民陆明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陆明声的妻子有残疾,一家人生活困难,至今还住在茅草房里。
记者:
长兴村二社陆明声是你吧?
陆明声四川省南溪县裴石乡长兴村村民:
嗯。
记者:
说你2002年至2003年,养了606只鹅,总共卖了一万二千多元钱,收入了四千多元钱,有没有这回事呀?
陆明声:
没有,哪有这回事,没有。
村民:
他没有养过鹅。
陆明声:
从来都没有养过鹅。
记者:
从来一只鹅都没有养过?
陆明声:
嗯,只有喂过几只鸭子。
解说:
本来应该让贫困户得到实惠的扶贫项目,在南溪县这里却成了数字游戏。那些在验收总结材料上,养鹅数百只、获利数千元的养鹅专业户,实际上大部分连一只鹅都没有养过。长兴村党支部书记龙淑君告诉记者,当年养鹅走了过场,县畜牧局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让村里在路边盖了不少鹅圈,现在都成了摆设。养鹅数量更是“浮夸风”,2003年村里只养了一万多只白鹅,却被县畜牧局虚报成了近五万只。
龙淑君四川省南溪县裴石乡长兴村党支部书记:
好像当时说是争取省上一个什么扶贫资金,名册就这样搞。
记者:
让你们帮他们争取扶贫资金?
龙淑君:
省上的扶贫资金,下边要搞点儿成效来,没得成效咋会给呀!
解说:
根据扶贫政策,列入科技扶贫对象的农户,每养一只白鹅,可以获得2-3元的财政扶贫补助,多报养鹅数量,就可以多得补助。罗龙镇柏木村村委会主任舒永贵说,南溪县畜牧局也让他们村多报过养鹅数量。
记者:
你知道他这个造表是为了向上要资金?
舒永贵四川省南溪县罗龙镇柏木村村委会主任:
对,刚开始也不知道。
记者:
那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的?
舒永贵:
后来听到他们几个在聊天。
记者:
听谁在聊天?
舒永贵:
这补助款,畜牧局里(把)鹅苗是按只数来补助的,不是按一个村子一批来补助的,不是那么搞的,是按只数补助给农户,所以我们多造了(数量),少补助给我们农户,我们就知道了。
解说:
南溪县畜牧局局长徐征承认,长兴村和柏木村确实存在着多报养鹅数量的现象。但是他解释说,由于2002年至2003年度扶贫项目下来的太晚,无法完成扶贫实施方案规定的内容,就把长兴村和柏木村这样不属于扶贫项目范围的村子也列了进来,多报养鹅数量,是为了增加对这部分农户的补助,提高他们养鹅的积极性。那么县畜牧局虚报了多少呢?
徐征四川省南溪县畜牧局局长:
按照项目要求是21万多只(鹅苗)。
记者:
你实际发放了多少只?
徐征:
实际发放的鹅苗,大概有点出入不是很大,可能16万多只。
记者:
16万多只?
徐征:
对,16万多只。
解说:
但是记者了解的情况却和徐局长说的不一样。负责发放扶贫鹅苗的县畜牧局副局长陈俊金告诉记者,实际发放的鹅苗数量比徐局长说的还要少。
徐俊金四川省南溪县畜牧局副局长:
鹅苗我们方案上做的22万只,做出来以后13万多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