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全民有房”幻景难掩尴尬“买房难”

www.zjol.com.cn  2006年07月07日 07:39: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建设部近日公布的“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我国城镇住房建设继续较快发展,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升至26.11平方米,住宅私有率更是高达81.62%。

  如果单看报道,会让人觉得中国人确实已经迈入小康社会,之前人们所关注的“买房难”现象只不过是个伪问题。报道以“美国住宅私有率为68%、英国为67%”为对比,似乎要证明中国住宅私有率之高,才是导致房价飞涨的肇始之因。然而,“人均住宅面积26.11平方米”与“住宅私有率高达81.62%”两组数据并不证明“全民有房”,也无法成为维护“高房价有理”的充分论据。

  公报数据显示,至2005年底,我国住宅建筑面积107.69亿平方米,占房屋建筑面积的比重为65.46%。这成为推算出“人均住宅面积26.11平方米”的主要数据来源。然而,“人均”往往是一个很能迷惑人的表象,因为在平均值下,所有的“最高值”与“最低值”都被“四舍五入”了。如果按照上述数据推论,中国房地产市场早已成为一个“买方市场”,大多数人已经拥有了住房,新售商品房将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可事实正好相反,各大城市、包括许多二线城市更像个“卖方市场”,出现商品房被一抢而空的火热景象。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四成高收入者拥有两套以上住房”,恰恰映射出六成中低收入者中的住宅私有率要打一个大的折扣,也更凸显出“人均住宅面积26.11平方米”的美妙数字,掩盖了目前商品房市场两极分化的趋势。在豪宅、别墅盛行,投机风潮高涨的今天,大量所谓“私有住宅”不过是投机商品,随时可能被转卖,继续成为下一个推动房价高涨的筹码。

  究竟是国人购买商品房的“贪婪”欲望推动了房价,还是由于缺乏足够社会保障和投资渠道,迫使民众只能选择“买房保值”,也是一个必须厘清的事实。商品房市场有“买涨不买跌”的说法,可这几年房价从来就没有跌过,反而以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的态势一路狂奔。由此,引发了购房者的“群体性恐慌”,再不买,明天就得付出更高的代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透露,今年前5个月经济适用房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仅为2.6%,比去年同期下降0.5%。可见,不是购房者不想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购买价位适当的住房,而是房产商和地方政府根本就不供应此类房子。

  “全民有房”幻景下的“买房难”现实是如此鲜明,任何一个不是生活在理论真空中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当然,某些总是试图以某种“过滤性数据”来维护其利益立场的职能部门和专家除外。

  《市场报》 (2006-07-07第01版)


来源: 市场报 作者: 编辑: 何始玉
·北京建委:北京住房需求旺盛房价应该适度上涨   2006-07-07
·人多地少国情被夸大 房价持续坚挺的六大原因   2006-07-06
·港商预测国内房价未来将下跌15%   2006-07-06
·工资涨了,但远远“赶”不上房价和……   2006-07-03
·广州房价一月以来下降735元 签约面积下降46%   2006-07-01
返回国内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