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上涨一笔糊涂账
“煤电双方的数据都不可全信,依靠这些数据制定出来的电价,肯定会有异议!”7月11日,资深电力专家、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说道。
6月30日,发改委宣布全国上网电价每千瓦时平均上调1.174分,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上调2.494分。这是继2004、2005年之后,全国电价第三次上调。
工业用电销售价格上调后,将会直接加大高耗能企业的成本。从2002年开始,连续4年没有涨居民用电,工业企业对此颇有微辞,此次调整居民用电价格也是为平衡销售电价涨价的结构。
但究竟电价是如何核算的,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业人士表示,直到目前,这还是一笔糊涂账。
8%战胜4%
此次电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五大发电集团以及电网企业表示煤炭提价加剧了他们的亏损,而根据国家的煤电联动政策,在煤价上涨的情况之下,电价也须相应上涨。
2004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规定,以6个月为一个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
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期间,国家发改委宣布电煤价格放开,随即爆发了煤电企业双方的口水战。电力企业一再向发改委亮出自己的亏损数据,而煤炭企业则认为电煤的价格依然有上涨的空间。
这种拉锯战导致订货会最后无疾而终,不过几个月后煤炭企业还是实现了涨价的愿望。
但双方对电煤的实际涨幅却出现严重分歧。据煤炭企业测算,2006年煤炭均价上涨幅度在4%左右,低于煤电联动所需要的5%的幅度,而电力部门认为综合电煤价格上涨超过了5%,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称,涨幅已达8%。
电监会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发电企业的原料成本都是与历史相比较的,在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政府只能在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原料上涨的成本来定上网电价。
按照8%的幅度,煤电联动成为必然。
电力的生产流程由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四个环节组成,其中,发电厂卖电给电网的电价称为上网电价,我国目前输配电价并未分开,最终用户买电的价格则为销售电价。
发电企业的成本测算相对简单。对火电来说,包括燃料成本、机组折旧、财务费用、人工和维护费用、管理费用等。其中燃料成本为主要成本。对水电来说,价格基本是电力部门说了算。浙江泰顺小水电协会会长何序昌告诉记者,上网电价虽然是经过省物价局批准的,但很多时候却出现物价局拿着文件去电力公司盖章的滑稽局面。
此次涨价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成本根本不受电煤涨价影响的电网公司,也要求分享提价的收益,它的理由是亏损。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上网电价占最终电价的70%,另外30%则是输配电价,如此,电网企业的输配电价涨价似乎也被认为是合情合理。
但这种说法受到其他专家的质疑。陈望祥称,国家电网公司的测算数据是不可信的,因为国电公司只是把各省公司的报表汇总,然后加加减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