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三驾马车”拉不动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改革路漫漫

www.zjol.com.cn  2006年07月15日 10:52:5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农村金融责无旁贷的融资义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融资困难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贷款难的表象后面是什么深层次原因制约着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艰难漫长的农村金融改革之路需要对表象后面的本质进行深刻的认识。

  “三驾马车”拉不动农村金融

  业内人士都知道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被称为拉动农村金融事业的“三驾马车”。

  但如今这一“三驾马车”格局出现了很大问题,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呈现出日渐荒凉的局面。尤其是在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后,其把主要精力放到防范金融风险、化解亏损、争取盈利上来。在这种背景下,农业银行大幅度撤并县以下营业网点,大踏步退出带来大量亏损的农户贷款等业务领域,战略重心向大城市和高端客户转移。其它商业银行更是连县级支行都予以撤销。农业发展银行也因政策性亏损等原因,业务范围大量收缩,有一段时期仅剩粮棉收购一项,成了一个“粮棉收购银行”,与绝大多数农户没有业务联系。农村金融的主力自此由农业银行让位于农村信用社,“三驾马车”中的“两驾”出了问题,而在农村大量存在的邮政储蓄只在农村地区吸收存款,并不对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农村实际上形成了农信社“一家独大”的局面。而农信社更是因为大量不良贷款和巨额亏损,没有形成针对不同客户、不同需求,提供差异性金融服务的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也由此进入一个艰难的低潮期。

  于是在2003年8月18日,银监会和人民银行针对农村的金融主力———农村信用社联合召开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8个省市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式启动,旨在通过对农信社的改革和改制来重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驾车”者的难言之隐

  农村经济发展融资难似乎是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发挥道义责任,放贷员拒贷“忘了本”。事实上,金融机构的拒贷有着更复杂的背景、更深层次的体制上和制度上的原因。

  发放农户贷款,成本高,风险大,万一收不回贷款,放贷员要直接承担责任。即使能收回本息,算上前期信用调查、市场调查的费用,贷款期间的监督费用,催促还款的费用等,可能还要亏损。对于这样的贷款,他们当然不愿发放。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拒贷现象?专家将其归结为四大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贷款规模微小,正规金融机构极度缺乏有关农村客户特点及活动的私人信息,无法承担信息采集的时间和成本。二是抵押物的问题。银行不愿接受农村客户提供的诸如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抵押品。即使银行接受了这些抵押品,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抵押品拍卖市场去处理。三是金融机构的风险与成本同步上升问题。正规金融机构很难了解与应对农村生产活动中面临的各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对于较小的贷款本金而言,他们的信贷成本太高。四是非生产性借贷问题。农村借贷尤其是小额的农户借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满足日常生活之需,这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生产性用途是相悖的。中小企业贷款难原因也大抵如此。而且,金融机构改革迫使他们选择了一条强调高利之路,农业贷款的薄利甚至亏损与金融机构的改革宗旨是冲突的。如果把一个政策性和扶持性要远大于盈利性的“三农”金融重担放在一个逐利的金融机构头上,怎么能够期望他们将款项贷给急需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呢?

  “草根金融”渴望阳光

  在正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和农户的需求情况下,使得以农民和中小企业为贷款对象的非正规金融有了生存并且不断成长的空间,这些非传统、非正规、非主流而同时又非常有生命力的“草根金融”应运而生。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我国民间金融规模约为1万亿元,而银行贷款规模为17.7万亿元,民间金融占银行贷款的比例达到了5.65%。民间金融对“三农”特别是对农民的贡献由此可见。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曾对全国20个省份的实地抽样调查发现,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在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越是难,对民间借贷的依赖性越强。

  目前,民间金融的地位尽管在法律上还难以取得突破,但在政策层面已经迈出重大步伐。2005年5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首次对民间金融作了比较正面的评价:“要正确认识民间金融的补充作用,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规范民间借贷”,使民间借贷合法化第一次从最高级别的政策中获得了依据。央行也于2005年5月,批准在农村金融市场设立一种新型金融机构———民间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并决定首先在山西、贵州、四川、陕西等4省进行试点。

  但是,尽管如此,民间金融浮出水面最大的问题是法律和政策上的障碍。比如“黑户”问题,也就是说民间金融在法律上还没有合法的身份。没有合法的身份,就没有合法的权益,更难有长足的发展。“草根金融”要想担当起农村金融发展的重担,就必须尽快地浮出水面,在阳光下畅快淋漓地成长,更好地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来源: 农民日报 作者: 陈洪波 刘强 编辑: 黄乐曼
·中国引进民资外资力促农村金融改革   2006-03-12
·中国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将对农信社重新进行定位   2004-07-02
返回国内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