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亿美元的单月顺差新纪录似乎将中国外贸调控逼入死角。不过,商务部最新的表态却认为,这一数字其实并未跨过中国贸易平衡失重的“警戒线”。
上周五(1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驳斥由于贸易顺差一路狂飙而甚嚣尘上的中国贸易威胁论。“我国贸易不平衡度,即顺差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并不高,只有7.7%,明显低于10%的国际标准。”抛开触目惊心的绝对数字,商务部迫切希望国际市场能够全面解读中国的贸易指标。
即使使用再保守的估计,中国今年贸易顺差也会突破千亿大关。上半年,这个数字超过了600亿美元,目前一种最为普遍的估计是,今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达到1500亿美元。在一片大好的出口形势面前,中国商务部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不久之前,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抱怨,从深圳向欧洲发出的4个集装箱中,有3个是空着从欧洲返回中国的。欧美等主要贸易伙伴担心如潮水般涌入的“中国制造”会冲击其国内行业。为此,上周,商务部通过新华社首次表态,将微调目前的外贸外资政策,为中国顺差增长减速。
不过,崇泉表示,集装箱的例子也从另一个侧面很好地说明了中欧贸易的真实情况。“中国向欧盟出口产品的70%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从欧盟进口的80%是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量不大,价值却很高。欧盟的一架空中客车就相当于中国出口8000万双鞋。中欧贸易的现状是双方比较优势的真实反映。”但是,这一现象却往往容易被欧美忽视。
按照商务部的初步预计,今年全年中国贸易总额将增长15%以上,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6000亿至17000亿美元。这意味着,即使中国的贸易顺差真的达到1500亿,中国顺差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仍将低于10%。 (文/刘映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