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飞的痛苦
自信、敏感、个性、自由、聪明、理想化,一个80后出生、成长在一个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父母眼里的宝贝,但他并不快乐。
他喜欢的,大人不喜欢,甚至难以理解。诛仙、哈里波特、钓鱼、打球……在大人的眼里,这些统统是不务正业。晓飞说,自己曾经给妈妈推荐过读者和青年文摘,但是妈妈却说没时间看。
而大人希望的“学习好”,却正是晓飞的“软肋”。
他不喜欢被干涉、被强制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总能感觉到无形的墙和框架,而且令他难以突破。他渴望别人能走进他的世界,能理解他,懂他,尊重他的想法和见解。但是,这些他统统得不到。
“我也想学习,也很羡慕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我现在很想把成绩赶上去,和他们一样,将来上大学。”晓飞说,尽管自己拥有在篮球、二胡上的特长,但他不想走体育、音乐特招的道路,因为他“想走平常人的路,过平常人的生活”。可是,怎样把学习赶上去,晓飞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还是和老师好沟通些,他不找你的事。”在晓飞眼里,父母的干涉是“找事”,而父母为了“挽救”他所做的一切,往往成为他“爆发”的导火线。
“我觉得我和爸爸妈妈心离得很远,他们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晓飞最痛苦的,莫过于和妈妈的“隔阂”。“我很羡慕我表姐,她和妈妈像亲姐妹一样无所不聊。”“我也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我有自己的书屋;我表姐没自己的屋子,只能趴在缝纫机上学习。”“并且她学习成绩很好。”此时,晓飞的眼睛里显现出了一种渴望和向往。
“结”在何处?
晓飞的爸妈认为,晓飞整天沉浸在“毒草”中,不喜欢学习,这太让人着急了。“像他这样下去,考不上大学,这一生不就完了?”
为了挽救晓飞,妈妈请教老师、求朋友,甚至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可是得到的回答却无一例外:“这孩子挺好的,没有问题,只怕问题在家长身上吧?”
更要命的是,他们对晓飞的教育,使得家庭关系越来越僵,家里的气氛越来越不好,晓飞处于“不耐烦”、“随时会爆发”的状态。
“我知道我们和孩子之间有一个‘结’,我想解开这个‘结’,可是这个结究竟在哪儿?我该怎么解开它?”晓飞的爸妈,被这个问题困扰着,神色焦虑。
“除了学习不好,您认为晓飞还有哪些问题?”
“您认为这个家庭的气氛怎么样?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晓飞,面对这种学习落后、家庭气氛很僵的压力,能不能承受?”
“为什么晓飞能和陌生人愉快交流,反而和家长不能沟通?问题到底在谁身上?”
面对记者的3个问题,晓飞的爸妈沉思良久,摇头,摇头,然后陷入沉思……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晓飞的身上有着新时代独生子女所特有的个性,而晓飞的父母,更让我们感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对这个家庭所面临的问题,您有那些感受和建议?欢迎您来电来信参与探讨。本报热线:88629222,手机短信:13832300997,电子邮箱:zuihu2003@to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