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7月27日电 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日前宣布无限期中止,这将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产生什么影响?世界贸易格局因此会发生什么变化?一些专家和外经贸人士分析认为,尽管表面上看,多哈回合谈判中止的原因与中国直接利益诉求关系不大,但从国际贸易整体环境来看,带给中国外贸的潜在冲击不容忽视。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李成刚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可以说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遭受的第一次较大失败。正如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所说,在这次的谈判桌上大家都是输家。WTO作用的发挥正在受到各方利益的牵制,WTO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努力受到重大挫折。
在多哈谈判之前,乌拉圭回合的谈判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时间,可以说是在美国的主导下达成了一揽子谈判成果。而此次多哈回合谈判自2001年11月启动至今已近五年时间,多哈回合谈判从一定意义上是打破了原来乌拉圭回合谈判形成的利益均衡,通过新规则的制定达成新的利益均衡。正是由于在新的力量博弈中大家对“均衡”的不同解读,发达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盘算,发展中国家又充满着期待,最终因为分歧严重,导致谈判陷于破裂的边缘。
李成刚说,多哈回合谈判的中止,不仅仅是一次谈判的中止,也预示着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暂停,WTO多边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挫折,今后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作用将大打折扣。今后,各国对于多边贸易谈判的作用逐渐丧失信心,转而青睐于双边贸易谈判。
广西社科院副研究员吴坚认为,多哈谈判中止对处于全球生产链低端的每个发展中国家外贸环境影响都可谓深远。谈判中止意味着北美和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以后打着各种各样旗号对中国出口产品设立贸易壁垒将有上升趋势。
事实上,此次多哈谈判难以进行下去,体现了国际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均衡,使很多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了质疑,发达国家面对产业转移、生产要素全球流动也感觉到恐慌。从去年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爱国主义”论调,很多跨国并购都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强烈干预。这反映出一些发达国家对国际产业转移心理准备不充分,内部失业的压力使得其重新调整对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的思考,国际贸易保护论调获得了更为肥沃的土壤,更容易滋生贸易摩擦。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张国庆指出,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与2001年相比,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了2倍,占世界贸易比重也由2001年的4%上升到2005年的6.7%。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作为发展中国家成员,中国认真履行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义务。但由于中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撬动了世界贸易格局,引起了一些贸易利益的调整。如今贸易投资自由化受挫,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方将更多地关心自身的利益,宽松的贸易环境将不复存在,中国外贸环境受到的挑战将是不言而喻的。
专家预测,今后几年,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有可能比现在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