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山(资料图片)
劫后唐山(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7月28日电(记者朱继东)30年前的今天,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座标——东经118.2°、北纬39.6°,天空电闪雷鸣,一场突如其来的7.8级大地震,顷刻之间把百年唐山夷为平地。242769人丧生,164851人伤残,7200多个家庭断门绝烟,4202人成为孤儿……一座城市,带着它特有的大地与时代的伤痛,只在数秒之间几乎从地图上被抹去。这是20世纪世界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这场可计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以上的大灾难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唐山地震被称为“20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
那一天,上天仿佛要向唐山倾倒人世间所有的苦难,但是,当时交通与科技的落后,并没有停止这个城市救灾救困的步伐——人们都还记得,赤裸上身、只穿着一条短裤的李玉林驾驶“唐山第一辆苏醒的车”冲向中南海报告“唐山地震了”的悲壮时分。五十九岁的马永刚当时所在的北京军区部队是地震第二天赶到唐山的,满眼看去全部是瓦砾,根本无法想象这里两天以前还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他告诉记者,他们像疯了一样的用手挖砖救人,工具都没有。他印象最深的救上来的一个人名叫赵玉珍,那是第三天在一个叫五七楼的地方。她被楼板压住,救上来时还是清醒的。在博客上,我见到一个人的内心独白:“虽然在地震时自己尚在襁褓,可是我在这三十年中一直铭记着母亲对我的教诲,不能忘记恩人——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后支援唐山救助唐山的人们。”正如震后市唐山委第一书记苏峰所言:“这么大的灾害,实现了灾后无大疫,实现了十年恢复,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这得益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援助。离开了这些因素,可能什么也干不成。”
人们都知道唐山地震纪念碑屹立的四根柱子代表了四面八方的支援,但只有亲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全国上下的救助散发着人性最高尚的光芒。灾难发生后,14万救灾部队陆续进入灾区,全国各地也派出了十几万人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去。在那样简陋的救灾条件下,60余万被埋在倒塌物中的灾民,有80%人成功获救。一幕幕与死神搏斗救人场景,已经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如今看来仍会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如《唐山大地震》作者钱钢所言,“一个幸存者救活十数人,十数幸存者救活数百人……生者与死者的鲜血融合在一起,在黑色天地间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谁也不能否认,这个大写的“人”字,是汉语言中最秀美的文字,是人类文明历程中最壮丽的纪念碑。它不仅记录了每个灾民在废墟中向上崛起的姿势与精神内涵,同样是人类救灾救困时同舟共济的支撑与搀扶的剪影。
灾难发生后,曾有外国官员下“断言”:唐山这座城市将从此在地球上消失。30年后,同样是这座城市,一座新唐山在废墟中已经崛起,他的发展奇迹再次让全中国和世界为之侧目。新唐山,生于1976。凤凰山下30年的涅槃见证了一个时代血色蓬勃的苦难倒影,见证一个伟大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与信念。今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竖起抗震碑,用鲜花与水泥铭记那个时代柔弱的肝肠以及掘地求生者钢铁般的意志。如今的唐山,不仅建设了“内浇外挂”的抗震建筑,务求“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同时建设了国内地市级第一家数字化无线遥测地震台网和无线通讯网,确保5分钟内收集到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痛定思痛,崛起于一片废墟之上的所有唐山人理应为自己的生命站岗放哨。唐山人在灾难面前所凝结出来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震时及震后建设中支撑、激励、鼓舞和引导唐山人民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是唐山人民以及全国军民在抗震斗争中用鲜血、生命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共同铸造的民族之魂。正是在这种精神指引和鼓励下,唐山人医治了地震造成的创伤,重新建造了新唐山。我们相信,唐山的抗震精神和减灾防灾的经验属于全世界,正如同它所经受的所有磨难,不仅属于唐山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
我曾经几次到过唐山,在唐山市中心广场的抗震纪念碑前,感受着唐山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都市气息,很难把她与30年前的那场沉重灾难联系在一起。看到今天的唐山,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比震前扩大了两倍多。伴随着曹妃甸工业区的建设,唐山市的版图将在现在的基础上,再扩大一倍多。面对灭顶之灾,唐山人民弘扬抗震精神,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使一个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唐山从废墟上崛起,创造了人类同自然灾害斗争史上的奇迹。这座曾经被地震无情地夷为平地的城市,如今正快速地成长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形成了以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以及陶瓷等为主的十大支柱产业。2005年,唐山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全部财政收入226亿元,分别比震前增长25.5倍和55.5倍。河北省提出,唐山将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为重点,壮大沿海经济带;以临港工业园区为载体,充分利用工业用地充裕的有利条件,强化生产要素集聚能力,做强临港产业;推进曹妃甸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建设现代化的重化产业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无论是对京津冀都市圈的界定,还是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唐山都是一个必然介入的角色。“改革开放前十年看广东,后十年看浦东,现在应该看冀东。”这是在唐山经常能听见的一句话。
我发现,经历了那场惨烈灾难的几位老人,虽然职业、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但却有许多共同点:他们对生活都很乐观,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是,“珍爱生命、珍惜生活”。在唐山,每一位四十岁以上的人,都有着自己的刻骨铭心的痛,但他们更加豁达、开朗、热心、平和。唐山人并没有忘记那场惨烈的创痛,唐山人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告慰逝者,追忆恩情,构建未来;我还发现,经过了30年岁月的淘洗,让唐山这座城市因充满“感恩”而变得与众不同。今年四月,唐山地震孤儿张晓东骑自行车开始了他的感恩之旅,途经天津、保定、石家庄、郑州,最后抵达洛阳,全程为1340多公里。“当年,是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救治了我,他们像对待家人一样照顾我的生活,让我早日康复,给了我无尽的温暖!”张晓东说。当唐山能够把绵绵不绝的感恩升华为绵绵不绝的努力时,一个新唐山就诞生了,并且这是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一座新城市;我更发现,新唐山功能分布合理、市政设施配套、抗震性能良好、环境清新优美,初步实现了“天蓝、地绿、水清、居佳、城美”的目标。“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上,华灯初上,人群熙熙攘攘。市民来此纳凉、消闲。纪念碑下,轮滑少年精彩而灵巧。幼童嬉戏追逐。路灯下,三五好友,席地而坐,悠闲地打着扑克。恋人们躲在角落,呢喃耳语。晚风拂面,爽心惬意。在射灯的照射下,三十米高的纪念碑显得更加巍峨、圣洁。如果不是碑文的提醒,人们根本想不到三十年前那一场浩劫。
人类曾经的荣耀与未来的保障,莫不在于对生命的孜孜以求的护卫。无论是对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求取,还是在不测自然面前实现群体自救,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是源于对人的生命与幸福的呵护。正因为此,在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人类必须从反应文化转变为预防文化”。唐山大地震所赠予我们最好的警示,就在于在物质与精神层面既要驯服柔软的大地,又要夯实人类文明的根基。前者,借助防震工程的建设、地震科技的发展;后者,加强灾害知识的普及以及灾难社会学的研究,促进灾难防范与公民自救能力的养成。任何社会都应将“为所有公民生命设防”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文明的摇篮。凤凰涅槃的唐山昭示我们——人类的真正伟大就在于能在痛苦经验中步步为营、不断前进,能够一次次从绝望走向希望、从困顿走向新生,砥砺心志、超拔苦难,迈向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
“沉重的记忆 永恒的精神!”我们在30年后的今天纪念唐山大地震,不仅仅是为了缅怀那场灾难中遇难的人们,记忆是沉重的,但仅仅沉浸在悲痛中只能一事无成;也不仅仅是为了感恩,全国军民对唐山的无私援助不应该被忘记,唐山应该对此心存感激,但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唐山更美好的未来;也不应该仅仅是展示新唐山的成就,虽然成就喜人,但这一切毕竟已是过去,怎样把唐山建设的更加富强、美好更为重要;我们应该发扬好伟大的抗震精神,只有这种精神才真正是永恒的,全体唐山人乃至全中国人民都应该牢记和发扬光大这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建设我们祖国更富强、光辉、灿烂、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因此,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特别推出“沉重的记忆 永恒的精神 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大型专题报道,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展示震后唐山、重建唐山和今日唐山许多难忘的故事,不少是新华网独家、首次披露,让我们共同在沉重的记忆中牢记和发扬光大永恒的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