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语】
新政层层重压,什么人将接住最后一棒?
是那些经历过楼市周期调整的港台地区投资者?还是成百亿资金仓惶撤离楼市的温州客?还是惨淡经营的房地产中介?……其实,这不是个哈姆雷特式的非此即彼的问题。
在这冰火瞬间相连的轮回背后,是整个中国楼市调控前后宏大的历史镜头和标志面孔。投资客、房产中介、开发商、地方政府、海外基金、自住客,每一个市场博弈者都将为以往的非理性付出代价。
这一期,我们特别选择在年中之际,盛夏酷暑之日,回望这一段不平坦的调控之路。只是希望,所谓的悲情排行,能给冷清下来的楼市,再多一点理性的冷静。
自住客
期望政策贯彻到底
悲情指数:★
似乎将自住客列为悲情面孔之一有点不大妥当,毕竟,楼市新政的最终目标是为了造福普通购房者。但是,由于政策和市场的碰撞效应难以先行测算,最终的效果难免和设想有所差异。在新政层层叠加的这个夏天,不少自住的购房者还是感到了丝丝凉意。
建设部165号文千呼万唤始出来,最终给“90平方米占70%”这个普通购房者最为关心和期盼的政策下了明确的定义。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平、楼市发展速度不一,165号文还是把最关键的70%比例问题交给地方去自控。“本来希望能够盼到90平方米以下充斥市场的那一天,现在看来,信心不大。毕竟,很多地方都有经济适用房,可以抵扣掉很多商品房的指标。”刚刚毕业的硕士小赵说。
至于“打击开发商囤房”和“限制外资炒楼”的166号文和171号文,大多数自住客表示比较满意。但是,他们最大的担忧还是各地的落实情况。“比如,上海、北京的限外细则已经浮出水面却迟迟不实施,自住客难免继续观望。”易居中国的专家表示。
令不少自住客也颇感头疼的还有20%的个税强征新政。尽管国税总局对于自住客规定了两类优惠政策:“先卖后买”退税和“5年自住出售”免税。但是,由于各地细则不够清晰,很多地方政府都按照房屋总价的1%-2%核定征收,特别是各种共有产权房的自住客、夫妻单独买房的界定尚不完全明确,很多自住客担心“误伤”自身。
“国家的楼市调控新政是为我们好,老百姓当然是百分百支持。我们就是希望政策能贯彻到底,能在打击楼市投机的同时,尽量减少可能波及到老百姓的负担,这样就更好了。”动迁户王先生的表达朴素而直白。
房子给予我们安全感将买房进行到底原因解析
投资客
房奴中的房奴
悲情指数:★★★★★
“楼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如果在两年前告诉我,我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炒房人汪海(化名),原上海某房产中介公司知名经纪人。从2004年时月入过万到现在失业在家,从当初的房产炒作高手到现在成为百万贷款“房奴”,27岁的汪海经历了天堂与地狱的轮回。
和普通老百姓为一套自住房还贷相比,这些承担着多套房产贷款的炒家,被人称作“房奴中的房奴”。“因为没有经验,在楼市最火的时候,很多人根本想不到风险这个词,虽然也听说有‘最后的一棒’,但从没有想过最后一棒会在自己手里。”汪海感叹。
疯狂:2小时卖掉一套房
2004年底开始,很多房产经纪人都像汪海一样以为迎来了事业高峰。汪海所在的中介门店在上海的高档社区虹桥。“这里是投资客集中的地方,高档公寓和商业用房的需求都很大。”汪海介绍。
对于当时楼市的火热,一位中介门店经理回忆,一处公寓房的房号刚在门店挂出,半小时内就会传遍周围的同品牌门店,差不多2个小时内就会成交。“现在想想那是最后的疯狂。”回忆起那个阶段,汪海也无奈苦笑,“那时,房子一天一个价,连我们这些经纪人都搞不懂房子到底值多少钱了。”
正是在这种诱惑下,汪海开始考虑进入市场。2004年底,汪海先后买下位于长宁区和徐汇区的2套小户型。不料几个月后,上海楼市发生逆转,汪海的业绩量随着楼市成交量的萎缩而下滑。根据研究机构的数字,2005年5、6月,上海一手房成交量比宏观调控前缩水近70%,二手房成交量仅相当于一季度平均交易量的40%。
在经历了连续5个月的零业绩后,汪海被迫辞职。
僵持:搬到市郊等升值
手持2套房产的汪海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负翁”。经历了从去年到今年的调控洗礼,汪海称“痛到麻木”。
8月1日是二手房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大限之日。政策严酷无情,从出台到实施,只给了汪海这样的投资客4天时间转手。“原来因为营业税高不愿意卖,也没有人买,现在个税又加上了,怎么可能买呢。能挺一天是一天,不行再说。”以曾经的职业经纪人眼光,汪海说,未来是买卖双方一场激烈的博弈,“我赌自住的刚性需求强一些,该买房子的一定要买,这种需求会强过卖方的资金压力。”
嘴上这么说,汪海的实际开支却展示着他的财政危机。
目前,汪海2套房的贷款需月供6000多元。可因为失业在家,汪海与女朋友的全部收入只有3000多元,仅能维持两人的生活费用。为了省钱,他们搬出了自己在长宁区的房子,将其以2600元的月租金租出,又在市郊以1700元租了一套房,这样可以省出900块钱。而2套房产的还贷压力就全部落在了远在东北老家的父母身上。
谈到这些,汪海一脸黯然,默不作声。
百万富翁的悲惨世界为了房子半辈子为银行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