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瓶小小的注射液,惊动了多个国家部委和10个省份。“欣弗”不良事件目前已有81例报告,其中3例死亡报告。“欣弗”是否有质量问题?权威部门的调查结论尚未出炉,我们不能随意猜测。但是,即便抛开质量问题,这瓶注射液,已经将当前医药界中的一些丑陋现象暴露得淋漓尽致。
8月6日,阜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检查召回的“欣弗”注射液。
截至8月6日10时,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已召回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又称“欣弗”)54.4040万瓶,封存待检48万多瓶。这些药品主要是从石家庄、沈阳、武汉、阜阳等地召回的。目前,药品召回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医药隐患为何要患者用生命来拉警报?
近年来,医药界暴露的恶性事件此起彼伏。从“天价医疗费事件”、“宿州眼球事件”到“齐二药事件”等等。这些震惊全国的医药事件的处置方法,几乎是惊人的一致:监管部门事前不知道,事发后急查严打,查后就会发现有违规。
和这些事件相比较,“欣弗”不良事件有相似之处。
8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通报“欣弗”不良事件。很快,卫生部连夜紧急通知全国停用部分“欣弗”。
随即各地相关部门紧急转发通报,并紧急动员对“欣弗”进行控制。安徽省也随即紧急通知全省所有大容量注射剂类生产企业大检查,查找隐患。
“欣弗”不良事件的正式调查尚未结束,我们不能随意猜测事件的原因,目前也不宜给“欣弗”就轻率地戴上“问题药品”的帽子。
但是,有一个事实可以确认,如果“欣弗”有质量问题,监管部门并非在患者用药之前就已经发现,而是在多个省份的多名患者使用了“欣弗”之后,出现了异常的群发性药品不良反应后,才换来了监管部门的紧急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通报,7月27日,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先报告,西宁市部分患者使用“欣弗”后,出现了胸闷、心悸、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
随后,广西,浙江、黑龙江、山东等省(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分别报告在本省(区)内发现相同品种出现相类似的临床症状的病例。
在一系列有关医药的重大事件中,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一次又一次的充当药品质量或者医疗行为是否合格的“试纸”。
在“天价医疗费事件”中,患者死亡并负担巨额医疗费;在“宿州眼球事件”中,9名患者被摘除单眼眼球;在“齐二药”事件中,十余人死于非命;在“欣弗”事件中,同样是多名患者用身体向监管部门报了警。
在“欣弗”出事之前有没有预警?“欣弗”生产企业的有关负责人说,在“欣弗”生产的数年中,每年厂里都会接到不良反应的“零星”报告。
全国各类药品品种成千上万,查了、封了“欣弗”,全国还有没有“欣弗”之二?“欣弗”之三?人命关天,如果每个“欣弗”都要百姓用健康、用生命去“检验”医药隐患,后果会如何?
2元“欣弗”成38元药价虚高究竟有没有终点?
药价虚高问题在全国普遍存在,普通群众深恶痛绝,党中央、国务院一再采取要求有关部门降低药价,让百姓能吃得起药,看得起病。可是,在“欣弗”事件的调查采访中,记者发现一瓶“欣弗”的成本仅为2元左右,而有关部门批准的销售价格却达到38元。
国家各类药品成千上万,如果不是国家有关部门的通报,“欣弗”吸引到如此多公众关注的概率可能只有万分之一。可是,就是这几乎完全“随机”的万分之一,就抽出了触目惊心的药价虚高现象。
上海华源股份安徽华源药业有关负责人说,一瓶“欣弗”的成本约是2元,出厂价是2.7元,按照物价部门的批准医疗机构卖给患者时最高价格可达38元。在大医院中一瓶“欣弗”大多卖到30到38元,中等的医院售价比大医院低,私人诊所和小药店一般在四五元左右。记者问,出厂价2.7元,到患者购买时变成38元,中间是谁在获取利益?企业有关负责人回答说,“这个大家都明白,全国都是这样,我就不多说了。我们药品生产企业也感到十分委屈,我们的利润只有七毛钱,而别人的利润比我们多得多”。药企的委屈叫得没错。各级药品经销商层层加价牟取暴利、医生右手开高价药左手拿高回扣,这早已是医药界公开的“潜规则”。一瓶“欣弗”从2元生产成本到38元消费价格,就是医药购销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药厂赚小钱,药商和医疗机构、医生赚大钱。如果患者的运气好,就只赔钱但能治好病;如果运气不好,就会赔了钱还要赔健康,有时甚至还要搭上命。
大医院贵、小诊所乱百姓究竟要到何处寻医问药?
到8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接到全国10个省份的81例“欣弗”不良反应报告,其中3例死亡报告。目前死亡病例与“欣弗”的关联性正在调查之中。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这些病例时说,大医院报告“欣弗”不良反应的事件较少,而多数是小诊所或患者先在小诊所输液后再到大医院治疗的病例报告,也有部分是患者从药店购买后自己进行输液后出现不良反应。
记者在“欣弗”的产品说明书上看到,“本品100毫升滴注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肝、肾功能损害者及4岁以下儿童慎用”、“临床研究尚未包括充分数量的65岁到65岁以上的患者”,“新生儿到16岁使用本品时,应注意器官系统功能监测”等说明。安徽省有关药学专家说,抗感染类药最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近年来该类药品一直处于各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首位。
专家认为,使用抗感染类药最好到正规医院。医务工作者也要严格用药对象,儿童和老人或有过敏史患者要慎用抗感染类药品;在使用时,要注意滴注速度,并加强监护。对确需在家庭使用的,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和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科学、合理、安全用药。可是分析目前各地报告“欣弗”不良反应的病例情况看,“欣弗”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却和药学专家的希望差距甚远。
据安徽省有关部门介绍,在81例报告中,有四岁小孩在家中滴注的报告病例,有70多岁老人使用“欣弗”的报告病例,有从小诊所拿“欣弗”后自己回家输液的病例……
有关专家认为,这些病例的出现与部分小诊所、小药店对“欣弗”的使用和销售情况管理不严有关。
大医院里,相对可保障合理用药,但一瓶“欣弗”要卖38元;小诊所、小药店里“欣弗”只卖四五元钱,可却保障不了用药安全。一边是昂贵、一边是危险,患者究竟该选哪边?(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代群)
事件回放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安徽华源“欣弗”事件调查
8月3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人民医院,饱受丧女之痛的郭女士蹲在地上,双手捧着女儿刘思辰静脉点滴剩余的半瓶“克林霉素”,欲哭无泪。这幅照片在网上传播后,给人们很大震撼。从静点“克林霉素”到死亡,小思辰一共走过了82个小时。
医生诊断小思辰死亡原因为“输液反应引发多脏器衰竭”。她所使用的药品是安徽省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下称安徽华源)生产的欣弗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批号为06062602,正是通报的发生不良反应的“克林霉素”5个批号之一。
与刘思辰一样使用“欣弗”而死亡的还有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