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报的街头调查显示,“母亲水窖”是我国继“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之后的第三大品牌项目。
“母亲水窖”品牌的崛起,跟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好钢用到刃上”项目设计原则有必然关系。
“好钢用到刃上”,用妇基会秘书长王萍的话说,就是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妇女所需,政府所急,妇联所能”的事情上。为什么推出“母亲水窖”项目?因为西部地广人稀,“很远很远才有几户人家,我们国家的水利工程也够不到,所以水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
“打井”是个技术活儿,施工前后必须依靠水利部门的技术力量。当然,对于妇基会和妇联来说,寻求合作不是难题——她们不仅能找到水利部门的技术支持,也能依托当地政府寻求配套资金支持,还能“呼风唤雨”招引媒体趋之若鹜,从而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和足够多的支持。
几年来,“母亲水窖”已经解决了数万西部家庭的饮用水问题,但是,母亲水窖的目的是“以水窖为龙头的综合扶贫”。在母亲水窖所到之处,妇基会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健康、教育等活动,似乎覆盖到了各种层次,已经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生态系统。
今年暑假,妇基会推出了一个家庭团到西部参观母亲水窖的活动,这是个一石三鸟的创意,其一,创收;其二,宣传母亲水窖;其三,对城市里的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都说女性是天生的慈善家。近距离接触了妇基会后,我们对这种论点更加坚信不疑。她们天生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善良的本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在于做慈善所需要的“女性智慧”——哪怕是一个小平台,也要追求最大化效果。
这就是女性的智慧。人类长久的传统使她们天生就有一分钱买两分货的“精打细算”,以及能团结一切力量来“为我所用”的性别魅力——这种智慧,不正是公益事业所需要的智慧吗?
我们相信,妇基会的智慧将在女性事业中发扬光大,也期待所有女性的智慧都在公益事业中发扬光大。
访谈
时间:8月8日
地点:北京建国门,妇基会办公室
思路:紧跟时政,量力而为
记者:2000年起,中国妇基会就在陈慕华会长关于“创立具有妇女特色的社会公益品牌”思想的指导下围绕“大地之爱”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能否介绍什么是“妇女特色”?
王萍:妇基会始终都是围绕女性这个服务主体来考虑问题的。在女性问题上,我们一直有一个宗旨,就是做“妇女所需,政府所急,妇联所能”。第一个是指妇女问题非常多,很多社会问题都会折射到妇女身上,但是急需要解决的是什么,要抓住这个点;第二,抓的这个点要是政府急需要做的,如果是政府急着要做,他就会重视你抓的这个点;第三个是要抓一些能够干的事。所以我们可以力所能及帮政府做的事情就要去争。
记者:这是否意味着妇基会有比较浓厚的行政色彩?
王萍:做妇女工作要务实,要依托项目来为妇女服务。比如做农村妇女脱贫的问题,政府一直在强调提高造血机能问题,不特别主张输血(一次性补助),因为输血只能救急救不了穷。我们从90年代初做小额信贷循环扶贫项目,小额循环扶贫方式被公认为是比较成功的方式之一。实际上,后来我们的项目运作基本都延续了小额循环扶贫项目的管理模式,包括水窖,都是我们妇联牵头,联合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大家共同成立领导小组,资金和项目点由妇联来做。
记者:你们和民间草根妇女组织之间有合作吗?
王萍:目前在这方面比较少。因为大家要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和结合点才能谈合作,基金会本身也是一个民间组织,也需要方方面面的介入和支持。
项目:集中资源,打歼灭战
记者:妇基会的项目似乎覆盖到了各种层次,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系统,这是妇基会有意的设计,还是市场需要促就的?
王萍:两种因素都有。比如做了母亲水窖之后,大家把自己的项目都整合起来,集中用在一个村子里面,在整体上解决脱贫致富的问题。因为只解决喝水问题不能解决脱贫问题,还需要搞点养殖、种植之类的,所以我们就用小额循环去配套,有了水,再种些蔬菜或者做个大棚什么的拿去卖,才会有钱,可是又比如家里出了个病号,那么虽然挣了点钱,这点钱又都花在病号上了,这就是因病返贫,所以我们后来又提出“健康快车”项目。
记者:这些活动开展之前有没有调研工作?
王萍:都有的,我们调研的时间很长。比如水窖项目,策划是从2000年3月开始的,募资到8月才开始。策划过程中组织了7支大规模调研队伍去西部调研。技术方面我们是依托水利部门,包括选址,适合做什么样的形状等,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结合当地的民俗来做,质量上要水利部门把关的。不过在总的管理上是我们妇联牵头,负责作协调工作,保证资金的到位和使用等。
记者:许多成熟的基金会都有一个主打项目,从而带动一群项目和机构的发展。妇基会的机构图里,水窖办和办公室、项目部是并列的,是不是水窖项目也承担着主打项目这样一个任务?
王萍:对,我们的理念是“以水为龙头综合扶贫”,以水为龙头并不意味着水窖办就要把所有的工作都统管起来,而是以水窖为主打项目,其他项目跟着配过去。打个比方,你要去广州,不论是坐飞机还是坐火车,目的都是一样的。我们的项目也是一样,水窖项目的目的是要脱贫,是要解放妇女劳动力。解决西部贫困的一个瓶颈问题是水的问题,所以我们先打水窖,有了水之后,再解决健康问题,再解决贫困问题。这样妇女有了经济地位,政治上也就有了地位,实质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才能真正实现。所以说,水窖不是目的,而只是帮助妇女脱贫的一种途径。
宣传:投“媒”所好,适时借势
记者:妇基会在媒体宣传方面比较活跃,如电视传播、演出、广告、电视节目、专题各个方面,形式比较多,
王萍:对,我们在公益广告、电台、各网站的一些访谈等都比较多。因为一个公益品牌的形成离不开媒体。虽然项目做的很好,可是我们毕竟是社会中一个很小的力量。另外,我觉得公益组织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通过项目再通过媒体,把老百姓的需求进行最大化的扩散,让全社会人都来关注弱势群体,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聚沙成塔,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媒体宣传也是我们非常注重的一个方面。
记者:其他许多基金会也想做媒体推广,可是他们觉得一是没有人脉关系,二是成本太高。在这方面,妇基会是不是有比较好的资源?
王萍:最关键的,是项目是否迎合主旋律。比如在讲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候,如果你做了一些特别好的事,那么不用花钱媒体就会找上你。再比如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做的事情都和主旋律是一个调子,自然就是媒体所需,自然就不要再花钱了。
所以我觉得,要引起媒体关注,就一定要急政府所急。社会需要你做的,你做了才对。基金会要经常在媒体上出现,公众才会对你有比较深的印象。比如春节前后,我们搞了一个北京流动人口方面的“平安家园”,因为这时候政府最注重对弱势群体的访贫问苦,也特别谈到和谐社会中的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妇联抓了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问题,你说媒体能不跟着你走吗?再比如,前几天的湖南赈灾义演,妇基会捐了5万块钱。
总之,公益组织也要像媒体一样关注社会热点,这样,媒体对基金会也有好的宣传,基金会也能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