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日24电 今年我国遭遇了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碧利斯”“格美”“桑美”接踵而至,浙江、福建等省份忙于应对强台风的袭击时,特大旱灾则持续“烤”验重庆、四川等众多省份……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我国受灾3.16亿人,死亡2006人,直接经济损失近1600亿元人民币……
在这场被喻为“和平年代的战争”的洗礼中,中国在预测、指挥、协调、安置能力等方面不断走向成熟。正如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所言,严重自然灾害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科学应对、积极防御,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危机预防:成本小于不计代价的灾后补救
“台风来了,请村民们听到广播后,马上转移到村老人活动中心。”8月10日中午,急促的广播声不断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上空响起。
在超强台风“桑美”即将正面袭来前夕,温州市成功地展开了一场50余万人的生死大转移,大大减少了50年以来最为暴虐的超强台风所带来的损失。
为对付“桑美”,当地气象部门调动了应急移动监测车,运用雷达等手段,为“桑美”台风登陆点的定位提供了有效帮助。福建、浙江等地政府部门还利用手机发布百万条的公益短信,让民众知晓即将到来的灾情信息,通知大家抗灾避险。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兼国家减灾中心主任王振耀表示,今年灾情呈现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与往年相比灾情非常重;二是类型非常多,“南涝北旱”的情况明显且又有所交错;三是灾害频繁发生,持续时间长。有时平均不足9天就有1个台风光临我国大陆,这是历史罕见的频率。正因为预测到气候会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做好了抗灾、救灾、减灾、备灾多方面的准备。
中国近七成的大城市,分布在气象、地征、地质和海洋等灾害严重的地区,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影响非常严重。而地质灾害则是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损失中最大的,加强地灾专业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尤为重要。
国土资源部的信息表明,航空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地灾调查与防治中。目前在三峡库区、四川雅安及江西省重点地灾易发区,建立了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区,实现了地灾实时监测预警、信息远程传输和网上及时发布的目标。
科学预警在防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们也看到这样的事例:一些地方官员害怕公布灾情带来压力,延误了救灾;一些灾民对政府实施的紧急转移不理解,不肯撤离险境……
中央党校研究员曾业松表示:“比灾害更可怕的,是不敢正视灾难,不敢报告真相。在一定程度上,科盲、法盲们的冒险举动,防灾避险法律意识和自救知识的缺失,也在无形中抵消着政府为防灾抗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危机当头:“立体防护”胜于“临时抱佛脚”
频繁登陆的台风,肆虐南北的干旱,始料未及的事故……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好像突然发觉身边隐藏着如此之多的灾害隐患。
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7月以来,民政部针对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灾情共启动国家自然灾害响应17次,其中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省区重复受灾,启动四级响应密集。国务院工作组赶赴灾区一线,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突发灾害很正常,但城市防灾刚起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设计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城市灾害呈现出突发面广危害大的趋势。有的与地理条件有关,有的则是因为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太快,基础设施普遍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一方面是投入不够、维护不力;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醉心于“面子工程”。因此,提高整体设施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建立自然灾害的“立体防护”体系显得日益迫切。
“从政府公共管理角度看,对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各级政府应该作出预案准备,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公众通报灾害消息,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具体的应急安排。”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薛澜教授认为,“一方面要发挥应急预案的作用,同时政府必须从根本上改善公共管理的基础设施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作为重灾大国,日本、美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防灾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防灾行动指挥部,针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地震等灾害,采取有效应急行动。而我国的城市防灾减灾体制是单一模式,往往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来决定谁来负责。
专家指出,一个突发事件有时会引发出多种灾害隐患,要想第一时间拿出合理的应急预案,需要有统一的综合防灾减灾体制和权威的统一防灾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个部门,呼吁制定综合性的“救灾减灾法”,以减少某些环节的不协调,强化防灾减灾的效果。
“中国的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应急体系确实存在一些缺陷。”王振耀举例说,如在最小的范围内应对极端气候仍有不足;群众教育不够;装备、联络和物资的运输还有一些缺陷和不足。王振耀同时表示,中国现在还缺乏综合性的救灾减灾法规。民政部目前已经起草了《灾害救助条例》,正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危机救济: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全面考验
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没有比天灾更让他们痛心和无奈的了。面对急需重建的家园,党和政府拨钱调物,救灾物资和救灾队伍源源不断地进入灾区。
8月11日,民政部、财政部下拨1.66亿元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16日,再次下拨1.2亿元中央救灾资金,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18日,国家防总紧急商财政部再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费1亿元,支持旱区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虽然政府下拨了救灾款,但许多农户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在今年重庆遭遇的5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中,全市种植最多的农作物水稻损失惨重,而被喻为灾害“减震器”的保险未能发挥作用,因为重庆市的财险公司,基本未开发承保水稻等传统种植物的险种。
目前,农业保险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但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中国保监会有关统计显示,按照全国目前2.3亿农户计算,平均每户投保不到两元。
“应急机制体现在防灾减灾的经济支撑上,就要大力发展社会防灾减灾的保险产业。”中国保监会负责人说,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农户自身抗灾能力有限,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在没有风险转移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损失将由农户自己承担,对其生活和再生产影响很大。必须尽快建立农业保险机制、成立农业保险公司,更多地用社会力量化解农业风险。
危机处置中,政府面临的尴尬不仅限于此。而对台风侵袭的城市,普遍感到找一处适宜的地方安置被转移群众并非易事,因躲避地点不当有时也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对此,浙江宁波市表示将着手建立可供安全庇护的147个“避灾中心”,储存相应的救灾设备和救灾物资,以备灾时应急。
面对灾情和突发事件,最让人担忧的是灾民惊慌失措,甚至束手无策。与以往救灾不同的是,今年一些地方的灾区专门组织“心理援助队”对灾民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心灵受伤的人群进行“心灵重建”。
灾前、灾中、灾后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提高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公众自救与互救能力,提高全社会危机意识等,将不断考验我们这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