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一举打掉了一个仓储、销售一条龙的盗版图书团伙。据报道,此项行动抓获涉嫌违法人员18人,起获盗版图书9万余册,涉案总价值120余万元。违规印刷的两家印厂负责人也一并拘留审查。而当地媒体记者在看守所里与团伙主犯熊某的一番对话,掀开了盗版行业冰山的一角。
要1000印3000
盗印图书已成行规
已经被北京市海淀警方刑事拘留的团伙主犯熊某是江西省新建县人,他1998年来京,先是从图书公司业务员干起。两年后,熊某便掌握了“盗版图书行业流程”,开始自己单干,并逐渐形成了由他控制的制作胶片、印刷、发行一条龙网络。2000年4月,他先后在工商部门注册了两家专门做图书生意的公司。开始与全国各省市的教育部门联系,了解各地教育部门所需的书籍、材料,向他们推销盗版的教辅书。
在这个行业已经浸淫了6年多的熊某语出惊人:“警察抄的那些书其实也不能算盗版,只是我们私下加印的书籍。这是我们的‘行规’,图书公司从出版社拿到书号、委印单等相关证明后,都会跟印厂私下沟通,委印单上的印数如果是1000本,那么图书公司在印厂印刷的数量至少是3000本,好销一点的书更是要给自己留够。图书公司就靠这个挣钱。”按照熊某的介绍,正版书在印刷完毕后,还需要完成很多手续才能上市,而在这段时间里,被称为“A版货”的同条生产线下来的盗印书早就占领了市场。即便在正版书出来之后,盗版书经销商也会以更低的折扣将正版从市场上“赶走”,完成“优退劣胜”的逆淘汰。
专攻教育口领导
哪个省都有我卖的书
在熊某公司仓库里的9万多册盗版书,虽然名称不同,但都属于教辅书。熊某给出了答案:“这些书都是定向发行的,单位或者某个行业从业人员是这类书籍的主要购买者,而且基本上都是大宗购买,这样只要能够与集团购买人取得联系,我们的东西‘物美价廉’,销售方式又灵活,当然能够从正版发行商那里抢来生意。”
熊某说,为了扩展业务,他还从江西老家招来亲朋好友做业务员。
在警方查获的赃物中,有个熊某的通讯录,上面竟然记录着十余个省份教育部门相关领导的联系电话,而熊某的业务范围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全国哪个省都有我卖出去的书。”在与购买者形成良好关系后,熊某经常“以销定产”,他的业务员得到某地需要某种教辅书信息后,熊某就根据“客户”的需要,立即到书店买来正版书,找相熟的公司为他制作该书印刷用的胶片,并且通过各种渠道拿到委印单,然后找相熟的印厂印刷,熊某把通过这种流程出来的书称为“自版书”。这样盗来的书成本很低,自然可以以超低的价格卖给“客户”。熊某大量的生意来自这个渠道。
印刷业竞争激烈
私人印刷厂黑活也敢接
出版社卖书号已经是行内公开的秘密,很多经济状况不好的小出版社都把自己赚钱的机会押在了“书号”上。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黑市”上一个书号的售价一般在2万至3万元之间。而除了书号买卖之外,更突出的问题还出现在大量私人印刷厂根本不按规定审核相关手续证明,而完全处于“有活就接”的状态。
严格来说书商对图书的制作和印刷过程应该是在出版社的监督下进行的,书要送往印刷厂印刷也要拿到有关单位开具的印数、委印书等相关证明,否则印刷厂是不能接印的。但现实并非如此。新疆的严舟女士(化名)是一家杂志社的出版总监,她透露,由于印刷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而“黑书”的印刷市场又很大,所以只要跟印刷厂熟悉一点的客户一般都能随心所欲地在印刷厂印书。不但如此,如果跟印刷厂关系过硬,书商还可以自由篡改印数和相关内容。
如此看来,对付非法出版物,只抓少数摊贩、游商乃至经销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堵源截流、破网端窝。如果出版社不能控制书号,印厂不能控制印刷册数,那么盗版、非法出版物永远都打不完。 (周明杰彭 锋)
|